內心則是有些緊張。
伊拉克人有些心動了。
靠近邊境的油田,完全被摧毀了,別說採油,就連重建,只要見著動工了,伊朗人也會拼命地進行轟炸。
給中國人,要是被炸了,也不關他們的事情。
能在伊朗人的眼皮下采油,換取裝備,這也是對伊拉克有利的事情。
“我們會盡快把貴方的條件反饋回國內。根據目前的情況,我想不會有太大的難度。”易卜拉欣也在衡量。
國內的石油開採量從戰爭爆發之前到現在,萎縮了十倍以上。
不是他們的油田被全部摧毀,而是伊朗人喪心病狂,封鎖了波斯灣,油輪被發現就會受到攻擊。
“現在我們談談關於裝備的事情吧。我們希望根據貴方的方案,先行整編一個師三個旅的編制,以坦克跟裝甲車為主力,同時配備一個整合炮兵跟陸航部隊的支援旅……”伊薩德轉移了話題。
一個師三個旅的編制!
不管是謝凱還是鄭宇成等人,都是弄不明白伊拉克人的部隊編制。
一般情況下,師的下屬作戰單位是團,旅屬於獨立存在的。
而旅的下屬作戰單位以營為主。
伊拉克人居然按照三三制來編制他們的部隊,一個師居然下轄三個旅的編制。
“如果貴國的價格合適,條件不是太過苛刻,讓我們難以接受,只要貴國有的裝備,我們全將從貴國採購!”伊薩德的話,讓鄭宇成等人心臟狂跳。
不管伊拉克人的一個旅如何編制,這都將會是一筆龐大的武器裝備交易!
一個師的!
按照伊拉克的習慣,他們的特別衛隊一個師的編制往往下轄兩個坦克旅,一個機步旅;或者兩個機步旅,一個坦克旅,還有一個用於支援,火力龐大的師屬炮兵營,再配備以營為單位的各種作戰營。
人員及其龐大。
為什麼在這裡不同了?
謝凱沒有提出質疑,耐心地等著伊拉克人說他們需要多少數量的裝備。
“貴國的359坦克,如果效能可以達到貴方提出來的理論資料,我們將會需要290輛;3個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營54門炮;配套的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約600輛;還有相關的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等……”伊薩德直接報出他們需要的裝備數量。
原本心臟就瘋狂跳動的管理委員會成員們,這個時候連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