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F16比,超7A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差距啊。探測距離甚至比F16還遠一些。”葛明朗並不是膨脹了,而是覺得F16的表現跟在國際上的名聲有些不相符。
謝凱苦笑著看著這位副總,他自己清楚地知道,超7A跟F16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國內一直到裝備了直徑達到一米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跟向量菊花的殲10B出現,才追平F16的飛行效能。
葛明朗等人不瞭解,是因為國內一直都不曾獲得過F16的真正引數。
而現在,飛機上的資料,又不能在巴基斯坦國內研究。
“葛總,等到看了真實資料,才會知道差距。超7A為了機動性,無論是戰機總重量,還是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都做了很大的犧牲……在作戰半徑,配套的彈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的。”謝凱真的擔心超7團隊會覺得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了。
超7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機動性。
航電系統、火控雷達系統、機體結構、動力系統等一切,都跟F16有著很大的差距。
超7A,僅僅只是一款入門級別的三代戰機,如果是實戰,根本不可能如同對抗演練這樣。
“今天的表現看來,F16沒有多大的優勢啊。”葛明朗是不解這東西。
“我們今天其實佔了很大的便宜。當初第一次在卡奇拉機場見到F16的時候,我們連靠近都不被允許,巴基斯坦裝備的不多,培養飛行員不容易,同時很多時候還是美國飛行員在駕駛……這些F16的飛行員對戰機並不是非常熟悉。相反,屠浪等人,本來就參與了超7A的試飛跟種子飛行教官的培訓,平時飛機不出問題,幾乎一直都在飛,不僅對於戰機瞭解,就連飛行經驗也是非常豐富的……”謝凱嘆了一口氣。
完全是田忌賽馬的這種方式。
如果是美國飛行員駕駛F16,今天的結果,將會被改變。
下午對抗演練,時間不長,中方取得了1:3的成績。
這對於超7A來說,幾乎是已經走上了巔峰了。
過了這次機會,以後再對抗,就不可能是這樣的結果,尤其是巴基斯坦方面裝備了這樣的戰機後,肯定會有更多的演練。
白彥軍也知道謝凱說的是事實,目前沒有必要去在意這些東西。
“謝凱,當初跟巴基斯坦簽訂合同,沒有後續,只是技術分享,如果他們採購,咱們怎麼弄?”白彥軍問這個問題,就是希望謝凱不要漫天要價,“之前巴基斯坦也在跟132廠談判採購一批殲7M型戰機,數量不明確,132廠的人防著我們搶單。”
超7A已經搶了殲7不少的訂單了。
可誰不願意自己的專案擁有更多的訂單?
“超7A本來就跟巴基斯坦有合同,就看他們自己如何抉擇了。按照他們的需求,200到300架不是問題。”謝凱自然也知道,要不然也不會處心積慮地讓汪貴林他們制定計劃的時候在巴基斯坦停留3天。
參加巴黎航展,能取得的訂單估計不會太多,最多也就是讓西方國家瞭解一下中國戰機水平,同時也讓非洲跟拉丁美洲的窮國們看到他們可以有新的選擇。
真正的訂單來源,是這一路上停留的幾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