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人跟俄羅斯人關於債務歸屬的問題,依然在談判,雙方都不願意讓步。
同時,為了拿到大筆的資金,雙方各自又在琢磨跟紅旗集團簽訂什麼新的技術合作協議。
雙方都知道,如果無法談妥之前蘇聯政府還在時候的那筆債務的歸屬,後面什麼協議都無法繼續。
汪貴林跟鄭宇成依然在瘋狂地往國內民營企業砸錢。
老方跟譚林幾人,終究還是親自去了烏克蘭。
不僅要考察烏克蘭的投資環境,還要從柳東盛口中瞭解很多的情況。
他們熟悉俄羅斯,卻不熟悉烏克蘭。
“這邊的投資環境沒有想象的好,也沒有想象的差。如果真的要投資,最好找本地人合資,很多人手中有些資源,要合法變成自己的,就需要機會……”柳東盛倒也沒有隱瞞幾人。
跟方強等人接觸很少,卻知道謝凱跟他們關係好。
譚林方強幾人年齡比柳東盛還大些,平時跟謝凱以兄弟相稱,也沒在柳東盛面前自恃身份,同樣叫小舅。
僅僅這樣,柳東盛都沒有必要坑他們。
“我們只需要負責原材料跟市場渠道?”楊桃有些不理解,“小舅,這事兒怎麼說?”
“還能怎麼說?謝凱那小子,心狠手辣,投資的錢,不需要你們出,這邊的人投資建廠,你們捏著原材料跟市場渠道,一旦合作不下去,這邊的廠,還能開工?”柳東盛看著楊桃皺眉不已,這讓楊桃很不好意思,“謝凱不是說,你在這些事情上看得很透?”
這話讓楊桃更不好意思。
楊桃倒也光棍,絲毫都不覺得沒面子,“被他坑了太多次,任何事情得多考慮,誰能想到這麼簡單?”
“說簡單,倒也不簡單。這無疑與虎謀皮,烏克蘭政府缺錢,國內經濟基本上崩潰,需要外資,也需要工作機會。風險大,利潤也高。國內很多的產品,在這邊都能賣大價錢。”柳東盛在烏克蘭待了這麼多年,自然熟悉情況。
他就是靠著這些國產的輕工業品在烏克蘭起家的。
“那謝凱說借十億美元給我們是什麼意思?小舅,你給咱們分析分析唄。”譚林厚著老臉,直接問柳東盛。
按照柳東盛這說法,他們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多的資金。
這邊的工廠,有烏克蘭方面的人負責,裝置也由他們自己掏錢採購。
原材料成本什麼的,在國內,完全可以先欠著。
十億美元,那可不是一筆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