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操作起來是不是太難?這需要很多的外匯。而我們國內外匯本來就不夠,國內很多單位連技術升級的經費都匱乏。”李明山覺得謝凱把一切想得太輕鬆了。
“不會。前期找民間的投資者去就行了。老方跟譚林他們的資金不少……”謝凱把主意打到了譚林等人身上。
當初俄羅斯那邊讓這些傢伙背鍋,有好處自然不能忘了他們不是。
雖然,操作不好可能沒有什麼卵用。
“你這是誠心的?不坑死我們不罷手?”面對謝凱的提議,老方兩口子很謹慎了。
謝坑人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譚林以為謝凱找他們有其他什麼重要的事情,對於謝凱,他謹慎地保持著距離,看著謝凱,“如果你們那VCD要找我們合作,沒有問題,或則凱盛的股份再賣點給我也行。”
意思很明顯,除了這些,別的不合作。
“咱們這也不是第一次合作,機會反正給了,如果你們不願意,以後就別怪我發財沒有帶著你們了。”謝凱一臉失望。
沒想到這兩個傢伙看不到這裡面巨大的好處。
“別提了。你這小子壞得很,當初你怎麼保證的?浩華國際,到現在,還虧損著,每年你又不願意增資,好不容易在蘇聯掙點血汗錢,都砸到這裡面去了。最終便宜了誰?只是便宜了滬東船廠!”不說合作,楊桃還沒這麼大的火氣。
當初聽了謝凱的鬼話,上了他的當,在拿少了凱盛有些股份後,聽謝凱的,三家合資成立了浩華國際。
主要投資非洲的一些礦山,並且在採礦後把礦石運輸回來。
結果,到現在,浩華國際大量貸款,每年需要支付大筆利息給中信銀行不說,還要從國內採購紅旗集團以及關聯單位的礦山裝置,更要命的是還必須花費巨大的代價來採購滬東造船廠生產的貨輪。
整個公司發展很快,短短几年時間,估值至少超過100億,是國內民營企業中最大的。
當然,這還是合資企業。
謝凱的投資來自國外。
估值再多,都沒什麼用。
就因為前期投資太大了。
這還不是要命的。
蘇聯解體之前,他們就跟著進入了蘇聯,結果謝凱弄的都是利潤很高的,丟給他們一些湯。
好不容易,他們找到了發財的機會,準備從蘇聯引進一些二手的飛機,賣給缺乏外匯跟資金的國內航空公司,紅旗集團又從那邊搞了一大批……
不僅是這樣,紅旗集團更是仗著資金雄厚,跟航空工業部等部門合作,成立飛機租賃公司,讓他們的飛機根本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