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機的水平,太過超乎他們想象了!
他們更期待著,中國戰機還有什麼沒有拿出來的絕活。
水平盤旋加速機動,如同汽車的加油過彎,稍有不慎,同樣會出現問題。
這對戰機來說,水平機動性要求非常高。
在這之前,中國沒有任何一款戰機可以進行這樣的機動,殲7不行,殲8II同樣不行。
不僅需要先進的發動機,更需要豐富的技術儲備。
中國所有的戰機飛行效能都不是很好。
要不然也不會被認為落後了。
國產戰機,甚至對於過載大一點的機動動作都不敢飛行,機體結構強度不夠,那是容易散架的。
所有人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法國人會把中國這款戰機安排在開幕式表演後的第一場。
這樣的戰機,一出場就震撼了所有人。
如果優秀的戰機來開場,多好!
要是法國人知道了,估計會氣得吐血。
如此安排明明是為了坑中國人,讓中國人的低水平戰機先進行展示,逐漸提高表演的戰機飛行效能,最終告訴所有人,安排在最後飛行表演的陣風才是最優秀的。
可誰都沒有想到,中國一款輕型飛機表現會如此強勢。
蘇聯的技術人員們,看得目瞪口呆。
誰都無法想明白,中國技術什麼時候開始超越了他們。這些機動作,蘇27做起來同樣不會有什麼問題。可對於蘇聯來說,要想做到中國這種五機同時機動,並且長時間保持一致性,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蘇聯人更加疑惑,中國人技術到了這樣的程度,為什麼要跟美國合作搞“和平典範”?不就是因為中國戰機無法攔截M23逆火戰機麼?
謝凱看到這裡,心滿意足地笑了。
哪怕依然渾身無力,爬不起來。
旁邊的葛明朗等技術人員,眼淚如同斷線的珠子流了下來。
為了這一天,整個設計研發團隊以及生產製造團隊,已經付出了很多年,這些年,一直都沒有休息。
特別是超7專案啟動後,所有團隊,沒有假期。
從殲9專案立項,直到殲9下馬,再到後面的超7專案的成立並且加快研發投入,所有人付出了太多。
可惜,絕大多數人看不到超7A在國際上的強勢表現。中國的太多科研人員無法看到布歇爾機場觀眾席上觀眾們震撼的表情。
這是中國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