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瓦科夫滿臉玩味。
意在告訴謝凱,玩那套談判的手段,沒用。
如果謝凱無法說出什麼有建設性的東西,他們馬上就會離開。
“兩位,幫助你們說服我國空軍採購蘇27,問題並不大,我們也可以放棄獲得蘇27的製造技術,價格跟合作條件也好談。不過,我們有一個條件,如果你們同意,我們的合作就沒有問題了。”
“條件?”
蘇聯人聽到謝凱說這話,臉上頓時不好看了。
在國際先進裝備交易市場上,一直只有處於主動地位的賣家提附加條件。
可現在跟中國人談判中,眼前這位年輕人居然以處於劣勢位置的買方來提附加條件!
傳出去,這將會成為一個國際笑話。
整個蘇聯軍工都會被國際嘲笑的。
即使全面停工,也不能為了出口戰機,而且還是中國迫切需要的先進重型戰機,而損害蘇聯的國家尊嚴。
“兩位,其實也不是什麼為難的事情。我們只希望你們能夠透過影響力說服蘇聯國內,同意向我們出口RD33發動機。這是非常划算的交易,也不算什麼過分的條件。”
謝凱在蘇霍伊的人來的時候,就開始謀劃這事兒。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既然蘇聯方面已經主動把蘇27送上門,透過跟蘇27的合作為基礎,要求蘇聯方面批准同意出口RD33發動機,並不是什麼過分的事情。
雖然這可能會影響到跟蘇聯之間關於蘇27的合作,對方肯定會要更高的價格。
RD33發動機需求數量太大,國內又沒有相關發動機,只能讓人家多拿一些利益。
就算蘇聯人不同意提供所有的訂單,那也沒有多大問題。
完全可以一邊生產戰機出口,一邊利用出口獲得的利潤砸在國產發動機專案上。
渦扇6到現在為止已經進入了最關鍵的時期了,解決了,就可以使用。
切爾瓦科夫聽到謝凱說以RD33發動機的出口來作為基礎,頓時皺起眉頭,“謝,我們是蘇霍伊,不是米高揚。而且我們跟米高揚處於競爭關係。”
蘇霍伊跟米高揚一直處在競爭狀態關係,雙方有著各自的研發系統及配套工廠。
謝凱提出的RD33發動機那是屬於米高揚系統的,由克里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在莫斯科契爾尼舍夫工廠、也是外面稱之為“紅色十月”工廠生產的。
而蘇霍伊系統中,使用的發動機一直都是由留裡卡“土星”科研生產聯合體研發的AL31發動機。
雙方在競爭到了白熱化的情況下,都不會把手伸到對方系統中去,也不會同意對方伸手到他們的系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