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身體難受,普加喬夫也沒有任何換亂,按照自己的計劃飛行著。
盤旋了兩圈後,普加喬夫開始讓戰機以機頭跟機尾成為一條軸線,用極快的速度連續做了三個橫滾,整個過程中沒有絲毫的停滯感。
連續的翻滾讓他胃裡更加難受,身體的無力感也越來越強烈。
可此刻的普加喬夫知道不能就在此刻結束。
如果僅僅是放平後水平機動飛行,這根本達不到他們想要的效果。
裝備著擁有強勁推力的AL31發動機的蘇27在動力方面是相當強悍的,蘇27在過失速機動性方面也是非常不錯。
何況,普加喬夫駕駛的這架蘇27裝備的是帶有向量噴管的改進型發動機。
蘇聯戰機裝備的第一款向量發動機!
必須要充分展示戰機的效能,讓客戶看到,瞭解整個蘇聯軍工系統的強悍。
在第三個橫滾即將完成時,普加喬夫開了加力,猛地拉起了操縱桿,使戰機垂直地完成了一個180度橫滾後,腳猛地蹬在了操縱舵上,完成了一個副翼滾,結束後再使得飛機反轉,調整至水平改出。
一個伊瑪曼機動動作就此乾淨利落地完成。
地面觀眾看到這裡驚呼連連:“蘇聯飛行員果然強悍!”
連續幾個機動動作都是大幅度的飛行,在這樣的機動動作中,飛行員跟戰機承受的過載是不斷變化的,甚至可能從很低的過載到很高。
戰機不行,沒法做出來。
飛行員素質不行,同樣沒法。
可天空中的蘇27,整個過程飛行姿態都是行雲流水、無比連貫,絲毫看不到一點的生澀。
這充分展示了飛行員精湛的技術跟戰機強大的效能。
空中的機動並沒有隨著伊瑪曼完成而結束,蘇27不像其它戰機做出一個機動後會進行一段時間的水平飛行,或者是其它小幅度的機動動作,做好準備再進入下一個機動動作。
普加喬夫在完成了由德國人創造的伊瑪曼機動後,再一次的讓戰機來了一個180°橫滾,同時操縱桿向下,使得戰機機頭垂直向下,高度快速變化,很快再次拉平。
觀眾們清楚地看到,伊瑪曼機動結束後,緊接著就是一個破S機動。
伊瑪曼機動是在垂直面上完成的,主要作用就是快速獲得高度,以此搶佔有利的攻擊位置,獲得空戰中的主動權。
全世界的空戰,也是從伊瑪曼機動動作出現之後,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空戰。
而破S機動,原本是為了躲避追擊,犧牲高度來獲得更快的速度擺脫敵人,在航炮為主的時代有著很大的作用,在導彈時代,幾乎是無效動作。
可這兩個在現代先進的戰機優異效能的環境下本來沒有多大用處的機動動作,被蘇27連貫做出來後,觀眾看到的是戰機優異的效能!
破S機動結束後,空中的蘇27依然沒有繼續平飛或者改出,再一次開加力,普加喬夫拉動操縱桿使戰機機頭向上,一直到機頭轉到180度,然後再次調整水平狀態,一個筋斗就這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