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同意跟我們合作?至少,面子上比較難以接受。”謝凱總覺得裡面有啥問題,“另外,雖然工業體系確實不完善,至少他們有蘇聯留下的厚底子,在某些方面,我們無法比擬……”
蘇聯有多強?
看看解體後二十多年,大毛幾乎沒有多少發展,留下來的技術還有很多不落後,就能知道。
國內的基礎配套確實已經逐步完善了。
但是要達到蘇聯的程度,還有很長的路走。
“合作!這是他們的目的。如果要靠他們自己,僅僅是不完善的工業系統,就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出來的。”劉老變得嚴肅起來,“他們經濟不景氣,需要開支的地方比咱們還更大,沒有時間也沒有足夠的經費支撐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到現在,他們大型軍艦的建造計劃幾乎全無……而又實施了海軍復興。”
歷史完全改變了。
曾經,大毛從中國國內採購大型軍艦的動力系統等,那可都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現在大毛還沒有到那樣的程度啊。
國內的技術,雖然比歷史同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在重型航母的建造上,還沒有啥名聲。
***跟西方不對付,這是誰都知道的。
至少,目前烏克蘭跟俄羅斯關係還沒有鬧僵,就靠著提供各種軍備來吊命。
怎麼就成了對方準備找中國買航母了?
雖然滬東造船廠已經成功賣了兩條航母出去。
那是30000噸級的輕型航母。
“我總是覺得他們無法支付這錢。該不會是他們想要藉著機會,賣技術裝備給咱們吧?”謝凱不確定。
找不到大毛的資金來源,無論多麼有利,滬東船廠都沒可能接受這筆訂單。
“其實,他們一直在向印度人推銷戈爾什科夫號航母,印度人自己在造,本來沒有可能的,現在印度人的航母,不是建造了七年出水就傾覆了麼?”劉老笑呵呵地打消著謝凱的疑慮。
謝凱瞬間明白了。
大毛這是準備從三哥身上撈錢,用一條退役的輕型航母來換取獲得更強大的瓦良格號?
戈爾什科夫號航母,最初合同金額15億美元,計劃中的工期是52個月,最後大毛一路加價,改裝費一直到超過了26億美元。
這筆錢,完全足夠支付瓦良格號的改裝費用。
“不對啊,這也不夠,當初大毛對咱們的報價,可是700億!”謝凱突然想起,如果真的要談,這事兒得好好地論一論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才十年時間,大毛就把機會送上門來?
他們有這麼傻麼?
“你覺得這價格可能麼?他們提出了不少的要求,一些他們能提供的裝置,由他們自己提供,另外就是海試,也由他們的人自己負責……其實他們這是想借著咱們,來重新完善他們的航母建造能力……”
薑是老的辣。
這些大佬們明白大毛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