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7叫了飛豹,那殲轟7怎麼辦?”
莫齊也是覺得簡直是在開玩笑。
“他們要這麼叫,怎麼辦?雖然殲轟7比超7更早研究出來,不過卻沒有超7技術成熟……”鄭銘語氣中有著很大的無奈。
具體內情,他也不好當著謝凱他們講。
目前部隊不再是以前,裝備可以選擇的機會多了去了。
這樣一來,自然會有那些無法符合部隊發展需求的裝備被淘汰。
“其實可以換個別的。”謝凱嘆了一口氣,倒也沒有多說。
反正大佬們樂意就好。
超7確實比殲轟7更符合海軍未來的發展。
西飛這幾年的情況不是太好。
132自主搞出了殲10,已經開始了殲20的研發,還跟404合作持續改進超7系列,殲7也處於持續改進之中;沈霍伊得到了蘇27的全套技術,還有蘇30跟蘇33,顧誦芬更是在對殲8II進行更大幅度的改進,希望能讓這款戰機擁有跟世界主流戰機看平的效能。
這兩家已經成為國內航空界實力最強橫的單位,遠遠甩開了其他航空製造單位。
更強橫的實力,就意味著更多的經費。
在經費不足的情況下,西飛對殲轟7的改進,也不可能搶到哪裡去。
98年就開始了改進,現在海軍才採購超7乙,絕對不會因為只是404經費出現了問題。
“這事情會有裝備部相關採購人員來談,咱們還是說說向祖國母親祝壽,給全國人民拜年的事情吧。這事情你提出來的……”
鄭銘根本不放過謝凱。
海軍雖然很擔心面子的事情,可經費這塊,確實需求太多。
尤其是一路上,謝凱說出來的東西,讓他確實無法想象以後海軍怎麼去裝備那些先進的武器裝備。
以前國內的武器裝備,確實便宜。
那是因為效能落後,技術程度不高。
現在如果繼續採購那些裝備,因為技術成本降低,反而更便宜。
便宜的裝備效能不好,採購了也沒用。
戰鬥力更強,就意味著科技含量更高,進一步意味著成本更高。
先進科技,就沒有便宜的。
部隊以前的那種思想,顯然不行。
每年各部隊的經費,都是按照比例增長的,一次多要不了多少,但是以這個為基礎,每年都增長部分,那可就不得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