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不少大佬,都開始在自己隨身攜帶的工作筆記本上記錄下自己的想法跟考慮的問題。
這些,都是未來一段時間需要解決的。
不同的國情,需要應對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世界各國,戰略戰術,都是不一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側重點。
蘇聯的作戰,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大規模裝甲叢集展開;而美國,面對蘇聯鋼鐵洪流的威脅,同樣以鋼鐵洪流來對抗,根本就不是瘋狂的蘇聯紅軍的對手,只能另闢蹊徑,所以有了現在的高科技資訊化戰爭……
中國呢?
這是擺在所有軍方大佬面前的問題。
鋼鐵洪流?
改革開放二十年,中國經濟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要想建設到蘇聯那麼大規模,同樣會讓整個國家破產。
高科技資訊化發展?
原本,中國科技就落後世界前沿;工業基礎也薄弱,甚至工業系統都不夠完善,要追上世界前沿,需要走很長一段路。何況,中國這些年的國防策略,一直都是戰略防禦,國防建設,都是以防禦為主。
藍軍的存在,就是為了從各方面來尋找防禦上的漏洞,進而補上這些防禦上的漏洞,避免敵人入侵的時候直接以摧枯拉朽的勢態長驅直入。
“那我們的藍軍呢?”司徒雷停下了筆,認真地詢問謝凱。
哪怕他已經知道了謝凱想要表達的意思。
還是提出來,就是為了讓謝凱自己說出來,也讓其他人聽到。
夏國鋒從來沒有如同看好謝凱這樣看好一個年輕人,甚至不少非公開場合都在幫著謝凱在各位大佬面前幫著說話。
這是有理由的。
“我們的國防,跟蘇聯以及美國都不同,無論是蘇聯的鋼鐵洪流,還是美國的資訊化戰爭,其實都是有著缺陷。在未來戰爭中,資訊化,這是必不可少的;而強大的裝甲叢集跟爭奪制空權的空中衛士、甚至是爭奪制海權的艦隊,都是必不可少的……”
謝凱很嚴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是經過幾十年實踐證明的東西。
其實現在,部隊大多數人的看法,都是向著西方看齊。
海灣戰爭、春風93演習、科索沃戰爭,彷彿都是證明了美國引領著世界國防建設的潮流。
但是部隊資訊化,更先進的裝備等,需要的資金,不是目前的所有一切依然向經濟建設領域傾斜的中國可以承受的。
“其實,就是一句話,根據我們國情,走我們自己的國防建設道路!”
“這還需要這次演習的結果來論證……”司徒雷提醒謝凱。
其他人,不由都開始期待這新一輪的演習了。
向支援葫蘆的兄弟姐妹們彙報一下情況,這幾天更新不給力,非常抱歉。今天專門說這事兒,就是告訴大家,這段時間一直在調養老腰,效果還很不錯,如果沒有意外,再過一陣,一夜七次或許有難度,每天梅開三五度不是問題。另外,不少兄弟擔心書快完結,還有一陣呢,美國人還沒踮腳伸脖子看咱們的裝備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