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什麼條件?”楊鳳田直接問了出來。
說實在的,他倒是不希望要這些戰機,這會影響到殲8iii的資源。
不過,作為國內最頂級戰機設計研究所的技術人員,他同樣清楚到,他們研究所的技術只要夠先進,對殲8iii甚至後續的改進型號都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現代的戰機,先進技術使用很多。
“對,需要我們付出什麼?嶽主任,我們是抱著合作的誠意而來……”顧誦芬看著這幫吸血鬼,很是無奈。
作為技術人員,他並不願意跟這些管理人員打交道。
尤其是對方這些動不動就挖人的傢伙。
“其實很簡單,全面合作。”謝凱等人沒吭聲,而是由齊志遠表達了他們的意思,“目前國內航空基礎建設很快,但是在設計等方面,卻落後了。只有整合國內最頂級的力量,並且全面合作……”
嶽林的話,讓來自沈飛的技術團隊疑惑了。
全面合作?
怎麼個合作法?
沒人說話,只是緊緊地等待著齊志遠或404的其他人給出解釋。
“我們就是為合作而來。不過具體如何合作,能有效整合我們雙方的優勢,為國防提供更先進、更強大的戰鬥機……”顧誦芬表達了沈飛的態度。
他們就是為合作而來,但是需要對方不太過分。
要不然,達不到他們的預期,這合作自然進行不下去。
“合作,需要的是雙贏。我們在電子跟頂級製造領域方面比較擅長,而沈飛擁有豐富的設計經驗,龐大的設計團隊……”
還沒等嶽林說多少,就有人站出來一臉憤怒地指責嶽林:“你們果然是為了打我們技術人才的主意!”
就連顧誦芬的臉色,也是變得難看。
這年頭,什麼最重要?
作為沈飛一個集團公司的總工程師,他自然清楚他們對技術人才的渴求。
戰機研發,涉及到太多領域。
核心的技術骨幹,那是國內目前任何一家單位都缺的……
“嶽主任,我們也缺乏技術人才。當初國內工業佈局時期,沈飛支援了國內所有航空製造廠以及研究所技術骨幹,管理人員。後來好不容易培養了一批中青年技術骨幹,然後被你們搶走了……”顧誦芬倒是不爭論什麼,而是擺出了事實。
沈飛,是國內最早的飛機制造廠。
甚至最早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軍閥混戰時期的東北,在1930年,東北軍少帥張學良修建了一座飛機場,然後在小鬼子全面入侵東北後,擴大了規模,並且改造配套的維修工廠……
後來,新中國成立,這家廠被命名為國營112廠,在引進蘇聯老大哥殲擊機米格17f後,並且以此為原型,開發設計國內能全部製造零件的殲5,並且以此拉開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