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數百公里高空的偵查衛星,拍的照片雖然不夠清晰,卻也足夠找出紅軍一些目標的所在。
衛星拍攝的照片,以及藍軍特種部隊在紅軍內部透過無人機拍攝的畫面,都是透過衛星訊號傳遞到藍軍作戰指揮中心的大螢幕上。
甚至,紅軍部隊的調動,都無法逃脫監控。
這一切,在藍軍作戰指揮系統的螢幕上看得清楚明白,紅軍卻根本不知道。
或許,當初海灣戰爭時候,聯軍跟伊拉克軍隊的資訊不對稱也是這樣的。
“首長,要知道,為了這場演習,我們可專門發射了兩枚軍事偵查衛星,兩千多萬的成本呢……不過,目前還有不少目標沒有確定,需要繼續偵查……”何超一臉嘚瑟。
用衛星,真特麼的爽。
當然,這衛星解析度還是有些低,而且需要三個小時左右才能略過目標上空一趟。
“既然目標都已經確定,為什麼還不發動空襲?”林將軍很疑惑,藍軍為什麼還不行動,“空軍的打擊,就應該先行。”
“首長,很多目標還沒確認。我們的軍用偵查衛星,因為技術等問題,解析度不是很高,只能達到30米的精度……”唐鑫沒有解釋為什麼不發動進攻。
藍軍的進攻方案,沒有上報演習導演部。
第一個批次的24枚地紅旗3型導彈將會帶著反輻射戰鬥部跟電磁戰鬥部等非殺傷性武器打擊紅軍的指揮中樞、防空雷達等。
尤其是對方地面以營為單位的防空導彈陣地,已經發現了7個導彈陣地。
加上大型野戰雷達站,目標還不夠24枚攻擊的。
反正是404基地出錢,怎麼也得一次把24枚導彈全部打出去。
導彈打出去後,才是空軍慢慢轟炸。
至於地面裝甲部隊跟炮兵?
除了特種作戰部隊已經進入到演習場所好幾天,其他的地面部隊,根本就不會出動。
裝備地紅旗2型的戰術支援部隊,倒是在演習開始前,就已經秘密運動到演習區域外圍,擺開了陣型,這個導彈營,將會對特種作戰部隊的戰術小隊進行遠端支援。
一方面,404基地需要保持最低程度的開工率,培訓技術隊伍;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向軍方證明,這些戰術導彈的強大能力,從軍方獲得訂單;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最早改造的地紅旗導彈,因為技術問題,採用的是慣性制導,精度不高,所以當成火箭炮使用,而新的,已經是慣性制導加末端鐳射制導的複合制導。
不先給客戶看看威力,怎麼賣錢?
之前的地紅旗導彈,軍方僅僅是補貼了部分研究經費,就因為對精度不高,射程又不夠遠,成本還比較高,認為價效比太低,所以一直沒有采用。
當然,出口的地紅旗,都是加裝了簡單制導系統的,不過那玩意兒,不叫導彈,叫做制導火箭炮。
整個作戰計劃,都是謝凱一手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