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政府不同意他把生產線搬走,裝置搬走,就為了就業率跟國內技術發展。
顯然,卻不拒絕這些企業跟中國國內的企業合作,譚林直接聽從謝凱的建議,從國內找同型別廠,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把烏克蘭的這些廠變成國內的配套廠……
他忙著自己掙錢,結果接到柳東盛的電話。
告訴他,安東諾夫試飛跑道上,那架紅旗集團採購的安225裡面有一批來自摩爾多瓦的世界最頂級紅酒,送給他,他需要做的就是等電話,到時候帶著莉莉婭送檔案到那邊。
“這麼說來,你真的不知道這一切?”楊曉東聽完譚林的解釋,倒也不太吃驚。
只不過,還是希望譚林知道謝凱的行蹤。
尤其是購買護航任務什麼的。
“換成我,怎麼可能花費一千萬美元購買護航服務。”譚林嘆了口氣。
兩人的談話,基本上進行不下去了。
“楊主任,宋機長請您去駕駛艙一趟。”正在這時候,一名穿著中山服的中年人走到楊曉東身邊,用僅有兩人聽到的聲音說道。
“怎麼回事?”
當楊曉東到駕駛艙後,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來了多久了?也沒有聯絡嗎?”譚林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在安225的航道前面,也不知道多遠的距離,左右間隔不遠,各有一架雙發戰機。
只能看到尾部發動機噴口噴射出來的火焰,而看不清什麼型號。
前面的兩架飛機,並不是保持平穩的航線跟航向,而是不端地往安225的航線擠壓。
夜空中,戰機尾部如同火球般明亮的尾焰,能清楚地看清楚兩架戰機的動作。
這兩架戰機,在航線前面,不斷用比安225更高的速度,交叉著在空中飛行!
迫使安225只能不斷規避。
這裡,是上萬米的高空。
駕駛這架龐大飛機的飛行員,之前甚至都沒有任何飛行經驗。
稍微的操作失誤,都可能導致機毀人亡。
宋鏡園沉聲回答:“從我們起飛不久,這兩架戰鬥機就跟上來了,有時候距離我們的航線不到百米……對方沒有聯絡我們,聯絡他們,也沒有應答。詢問地面指揮中心,他們回答是沒有發現任何多餘的目標,這條航線上,只有我們……”
楊曉東的心,瞬間沉到了谷底。
這些戰機是來者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