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鏡園等人,這兩天一直在討論如何操作才能更穩妥。
方案制定了好幾套。
“目前的情況,大家都知道。烏克蘭人要看我們的笑話,這不僅關係到我們的飛機是否能飛回去,國家資產是否會損失,也關係到我們所有飛行員的尊嚴,關係到國家尊嚴……”宋鏡園對眾人強調。
旁邊的楊曉東打斷了他的動員。
“大家不用緊張,也不要有太大壓力,按照計劃方案來就行了。雖然這飛機很貴,但是大家要整明白,你們的價值,遠比這飛機更昂貴。現在,咱們有錢了,不再是以前那種飛機比人民更貴的時候!飛機沒有了,可以再買,再製造。而你們要是出了問題,對於我們集團公司,對於國家,都是損失。國內,再也找不出來可以開這樣大飛機的人……”
楊曉東這話,如果在部隊,估計他的前途就無光了。
可在404基地,他比誰都明白,基地的人,對技術人才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這些裝備。
兩個機組,就因為烏克蘭方面從中作梗,不得不全部登上這架他們僅僅是跟著安東諾夫試飛員們飛行幾次的時候在旁邊看著操縱的大飛機。
“大家不用緊張,燃油加滿,起飛重量也不過才390噸,比滿載的安124還輕不少。咱們飛過安124,沒有什麼問題……”
宋鏡園也意識到現在不該給大家壓力。
安124,他們確實飛過。
不過次數不多。
尤里亞夫從一邊走了過來,臉上帶著看熱鬧的表情,詢問紅旗集團的人是否準備好了。
本來不該他插手這事情的。
“準備好了嗎?”楊曉東對著15名龐大機組成員大聲地問道。
所與人,胸膛挺得筆直,昂著頭,大聲回答:“時刻準備著!”
作為軍人,他們知道,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
這飛機,必須由他們飛回去。
十五個人的聲音,在安東諾夫總裝廠外面傳了很遠。
如同蘇聯紅軍衝鋒時候口中高呼“烏拉”時候的那種視死如歸,一往無前。
在這樣的場景下,尤里亞夫也沒多說什麼。
“一旦飛機出問題……”作為總設計師,皮奧特爾·瓦西裡耶維奇·巴拉布耶臉上滿是擔憂,“本來不該這樣……”
“確實不該這樣。政府的命令,我們也沒辦法。這樣的飛機,不應該被中國人擁有……如果他們的飛行員自己能起飛降落不出事兒,他們也沒有辦法再阻攔……”旁邊的維克托·科瓦爾斯基臉上也滿是無奈。
飛機賣了,他們心中本來該高興。
安東諾夫最巔峰的設計,世界最大的飛機,由他們親手設計,盯著製造出來。
這是讓世界顫抖的蘇聯最巔峰的見證。
可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政府,都不願意讓中國人得到這架飛機。
當年又簽訂了合同,不交付不行。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樣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