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855 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敵人技術太先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55 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敵人技術太先進 (2 / 3)

不僅整個廠快速發展,甚至還養活了不少配套廠。

“咱們真需要這麼大的?”下來後,鄔顯達偷偷地問謝凱。

他的臉上,滿是擔憂。

技術能力發展是好事,可來得太快,基礎不紮實,容易出問題。

“其實需要的是更大的。900噸,勉強能用。”謝凱也沒有隱瞞,大型龍門吊,用來幹什麼,誰都知道。尤其是造船廠需要的。“分段製造無論是工期還是成本,都低很多。越是大型船舶,需求也就越大。振華成立之前,國內的港口裝置都是進口的,大多數還都是人家淘汰的二手裝置,價格死貴,隨著國內國際貿易的快速增長,這些需求很大,總不能最掙錢的讓韓國人跟小鬼子掙了吧?”

謝凱的話,讓鄔顯達這位總工沒法反駁。

市場需求快速增長,振華重工的快速廠長,跟國內需求分不開。

目前雖然已經出口到阿根廷等國,那都是靠著紅旗集團的軍品業務帶來的。

國際市場上,依然是由三菱重工、三井、現代、三星等公司佔市場大頭。

荷蘭人、西班牙人的市場份額也不小。

這些國際巨頭,成本比國內高多了。

“另外,無論是萬噸級的大型驅逐艦、還是航母,都需要更大噸位的。現在海軍雖然窮,我們國家海疆這麼大,早晚有一天會需要。到那時候,對於這些裝置的需求就更高……何況,我們要做到產品賣給美國人、英國人來製造大型軍艦……”

謝凱很清楚,振華的這些領導人還是沒有多大的信心跟底氣。

國內的企業,一直都覺得跟國際上的差距太大了,畢竟這些東西,之前國內根本就製造不出來。

“謝顧問,國際上傳統制造業都在衰退啊。雖然國內市場需求激增……”管彤賢這位曾經一手打造了振華重工的大佬,現在也擔心振華重工未來的發展。

投資太大,而且還是國家的錢,壓力可想而知。

現在新建新的廠房,拿了那麼大面積的地,中信銀行提供十多億的貸款,要是出了問題。

謝凱有些意外地看著這位大佬。

心中暗歎一番。

自己揠苗助長,還是有後遺症的。

索性就直接把這位大佬說的話拿了出來:“國際上勞動密集型製造業確實在衰退,就因為他們是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而我們國內,勞動力成本低了很多,更因為我們願意吃苦……所以,他們衰退了,我們才有機會。”

歐美各國,工業化程度高。

可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含量不是很高,利潤就因為成本太高而降低很多。

就如同歐美各國,很多製造業不斷地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以此降低成本,最後他們發現,自己國內根本無法生產了。

不是沒有那技術,而是重頭投資建廠,成本太高,又沒有多大的利潤,最後就只能放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