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宣傳個人打造家庭影院,然後謝凱居然直接組織人在各個城市開錄影廳。
這年頭,這是個新鮮事務。
一開始預定的本來不多,所以錄影廳的生意火爆,24小時營業,一天好幾百的收入,自然就讓周圍人看的眼紅。
投資只需要一臺彩電,一臺VCD,光碟甚至都不需要什麼成本,直接到國美門店的光碟店找工作人員換光碟就行了。
要不了幾天,就能收回投資。
這就成了一種有高額回報的生意。
有人開頭,自然也就有人跟著學。
畢竟,國內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已經有一批人富裕起來了,萬元戶,已經成為所有人都追求的身份。
當然,最早的一批萬元戶,根本就不屑幹這樣的營生。
“有些人為了降低成本,直接提出給更多預付款……”黃光裕提出了現在為難的地方。
“不行,只按價格來。”謝凱堅決搖頭。
佔小便宜的是大多數人的心思。
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手段,就為了更快地推廣產品,讓市場一直處於飽和狀態。
“謝總,咱們要不要擴大生產?按照目前的趨勢,要不了多久,市場上就會斷貨,這就給其他競爭者機會……”姜萬勐擔心他們的市場被人搶走。
“先不用。”謝凱搖頭,“還是以每天兩千臺的產量生產,到百萬臺的時,就準備更換成DVD的生產。那時候,全國的仿製產品,應該會冒出來了……”
“謝總,咱們這樣,根本就賺取不了多少利潤,這是何苦?”黃光裕詢問謝凱。
謝凱的背景很神秘,黃光裕知道。
尤其是跟紅旗集團的關係。
可明明能賺取很大利潤,謝凱這樣搞,最後利潤會有不少,但是這產品從一開始就被他們不斷砸價格,最後利潤不會這麼高。
國光跟國美,會是最後的贏家,可最後他們卻不能獲得更豐厚的利益。
“有時候,不能只盯著眼前的利益。我們這是在打標準之戰,如果標準制定權不在我們手中,有什麼意義?標準在我們手中,最後我們根本不用生產,直接賣技術。核心的技術,都在國光捏著。僅僅靠著一家國光,跟國際上競爭,有優勢麼?國光一家,能擋著國際上的巨頭?”
謝凱的理論,讓黃光裕是懂非懂。
他站的角度,只是國美的高層管理。
國美賣家電,不管價格,反正每臺他們拿到的錢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