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230 (3 / 3)

更重要的是,這位國防部長認為,武器不需要效能太過先進,要便宜、好造,這樣才能在爆發戰爭的時候大量製造武器裝備,並且不會對國家經濟造成太嚴重的影響。

無奈,這位在二戰時候親眼見證了蘇聯是如何用效能落後的鋼鐵洪流淹沒德國強悍的裝甲部隊的。

甚至蘇聯現在的鋼鐵洪流規模,也是這樣形成的。

蘇聯的鋼鐵洪流加上大縱深裝甲合成突擊戰術在“西方81”軍事演習中讓整個西方世界顫抖,也是那時候開始,美國人發現在蘇聯鋼鐵洪流下,他們無法獲勝,只能尋找別的發展方向。

於是,有了資訊化發展,有了星球大戰計劃……

甚至,烏斯季諾夫認為在核戰爭下,核潛艇才是二次核打擊的保障,大型水面艦艇的發展,根本就沒有太強的生存能力。

結果,蘇聯的航母,一直到84年這位蘇聯航母的“攔路虎”去世才真正開始。

要知道,蘇聯一直想要在航母上追趕美國,如果從一開始不走偏方向,以蘇聯強大的軍工技術力量,很可能在航母上已經超過美國,至少也會持平。世界格局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從這些,都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防部長對國防建設發展的影響。

謝凱如何不擔心?

達斯特拉姆顯然更傾向裝備美國武器裝備,這對他們研發的戰機等專案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要知道,超7專案,本來就是歷史上的超7專案,最後由中國、巴基斯坦、俄羅斯三方共同研製,最終搞出來了梟龍。

專案提前了,而且還是謝凱主動搞的。

歷史發生了改變,巴基斯坦的態度同樣也發生了改變。

“謝,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下午對抗演練的時候跟f16……”穆巴拉知道這事兒有些不靠譜,中國飛行隊是去參加巴黎航展的。

謝凱沒等穆巴拉說完,就打斷了他的話,“老穆,咱們合作了這麼多年,我以為雙方有著很深的信任。這完全不在計劃之內,如果是返程,我們不介意。”

穆巴拉無話可說。

已經到了觀看席位,遠處的機庫大門已經開啟,地勤人員已經開始把停在機庫的超7a戰機給拖到跑道上。

機頭略微下傾,前鴨翼外加大三角翼等的氣動佈局設計,即使巴基斯坦軍方高層人員已經看了無數次,這時候在看到實機的時候,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外形上,一改過去中國戰機的設計,看起來完全是西方臉,至少在外觀上,給偏向西方戰機的巴基斯坦高層們有了一個非常不錯的好印象。

很快,在跑道上完成起飛準備工作的戰機,得到指揮塔臺的命令後,開始呼嘯著從跑道上向天空中衝去。

“這麼短的起飛距離?”第一架超7a剛起飛,就給巴基斯坦這些瞧不上中國製造戰機的軍方高官們帶來了強烈的震撼!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中國戰機的起飛距離這麼短。

在戰爭中,每一秒,都可以影響到整場戰爭的結局跟整個戰爭的走向,起飛距離短,不僅意味著戰機可以在更多的機場起降,甚至還擁有更短的反應時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