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來,甚至可以取消炮射導彈?”秦將軍問道,“坦克作戰,一般都有裝甲車伴隨,即使沒有裝甲車,也可以在戰鬥艙裡面配備一兩枚前衛……”
飛盾359太貴了。
雖然飛盾的防空能力很強,對於戰術導彈都能防禦,防禦高度卻不是很夠,射程也不夠遠,打對地攻擊機、直升機沒有問題。可對於國內部隊來說,同樣有些雞肋。
國內連直升機都沒有配備多少。
坦克與武裝直升機作戰的經驗更是零。
大佬們自然不認為連級單位配備飛盾359是有必要的。
飛盾359,以404的尿性,一輛最便宜估計都得1500萬。
“首長,這想法我們之前確實也想過。我們基地技術開發有個特點,那就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裝備來做。”汪貴林也開口了。
404的裝甲車輛跟近程防空系統,在國內算是領先了很多。
說專業,他們比其他單位更專業。
“這些都是在特戰旅的訓練中得出來的結論。裝甲叢集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裝甲叢集,這年頭,打仗不再像以前那樣,一切都是兵對兵,將對將。特戰旅這幾年一直都在探索,地面裝甲部隊承擔的作用幾乎是清掃戰場……”謝凱知道大佬們不太願意。
該死的海灣戰爭即使不出意外,也得還要等一年多的時間才會爆發。
只有海灣戰爭爆發,美國人給世界所有國家的軍隊上了一堂生動的未來戰爭打法的課之後,才會讓整個世界明白,什麼叫現代化的戰爭。
海灣戰爭不爆發,美國人不打伊拉克,所有軍事人員依然都認為蘇聯那種鋼鐵洪流才是戰爭的主體。
就連美國人自己,都對他們的戰爭新打法沒有任何信心。
伊拉克,是美國人用來檢驗他們戰爭理論的磨刀石。
從那之後,美國在全球軍事引領發展幾十年。
“地面部隊承擔清掃戰場的責任?”洪愛國笑了。
其他的大佬們也都笑了。
這小子是沒有見到當初蘇聯讓全球顫抖的“西方81”軍事演習吧?
“對!如果不佔領,甚至連地面部隊出動的必要都沒有。諸位首長,如果你們對特戰旅的打法有了解就會明白。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利用各種手段搞到足夠的情報,確定打擊目標。一旦戰爭爆發,導彈將會在第一時間摧毀敵人的防空目標,接下來才是空軍對敵人的重要軍事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裝甲叢集,同樣在空中目標打擊範圍內……摧毀了最大威脅後,地面部隊再前進……”謝凱介紹著特戰旅的打法。
其實這也是美軍在海灣戰爭中甚至後續無數場美軍挑起的戰爭中的打法。
特戰旅做不到美軍那麼強悍,原因無他,一些配套的輔助裝備,比如偵查系統,進行電子壓制的電子戰機等,都還在研發中。
更不要提衛星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