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我們沒有辦法在訊息傳遞到中方之前,就搞到全套生產技術。”另外一間會議室內,穆巴拉苦惱地說道,“他們的人太精明瞭。早知道,就不應該找謝凱過來!”
不找謝凱過來,他們還能有機會搞到這種導彈生產技術。
“現在怎麼辦?”卡奇赫德問著眾人。
“只能同意他們的條件,能低價獲得他們的導彈供應,也能分一杯羹。”穆沙拉夫說道。
大家都清楚,中方不會在讓步。
這幾天他們的態度太過明顯,完全就準備放棄談判,不再跟他們進行合作。
“我們不能放棄坦克專案,這是我們獲得三代坦克技術的唯一機會。同時,中方提供的那些技術,雖然落後,可以彌補國內武器製造領域的空白。他們說的沒錯,只有我們自己可以生產,才是最可靠的。”穆巴拉臉色嚴肅地說道。
“伊拉克人想要這種導彈的生產技術!”卡奇赫德如何不知道?
伊拉克需要前衛防空導彈的技術,遠比巴基斯坦人更迫切。
“即使得到了這種生產技術,他們就能完全生產出來?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的製造技術,生產材料等;紅外製導頭元器件生產材料等……”一枚導彈很小,也就十多公斤的重量。
但是涉及到的領域,太多了。
“從各種材料製造到生產,再到最後的檢測等,涉及的領域太多……”穆巴拉苦笑。“我們國內都支撐不起,更不要說伊拉克,他們即使拿到,也最多是買零配件來裝配。”
“那樣也比進口成品時候收到阻攔好。”卡奇赫德說道,“這可是能擊落F14這樣世界上最先進戰機的導彈!兩發兩中,還是在伊拉克那些訓練水平不高計程車兵手中!”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中國沒有定型的單兵防空導彈,沒有雷達車的配合,怎麼可能把F14打下來?如果持續改進,有沒有先進的戰鬥機,都不怕敵人的威脅了!”一名巴基斯坦人問道。
整個巴基斯坦代表團,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怎麼回事。
“穆沙拉夫,你把詳細經過告訴他們吧,這樣也能幫助大家做出判斷……”卡奇赫德對著穆沙拉夫說道。
穆沙拉夫點了點頭,開始向他們整個代表團的成員介紹發生在兩伊爭奪最厲害的南部地區發生的情況。
兩伊戰爭從1980年薩達姆的軍隊向伊朗進攻開始,僅僅兩年時間,就被迫從攻擊事態轉換成了守勢,甚至,被不怕死的伊朗軍隊攻入了伊拉克領土。
南部城市的戰爭,是整個戰爭中雙方爭奪最厲害的地方。
伊朗軍隊甚至一度大到了巴士拉。
在去年三月,由於伊拉克軍隊防住了伊朗軍隊的攻擊,伊朗的戰爭儲備消耗得快空了,逐漸停下了攻勢。
雙方在各自的陣地裡面,每天對射幾發炮彈,士兵心情好了,就開幾槍,或者心情不好開幾槍,戰爭就在這樣的狀況中延續下去。
不過雙方的空軍遠比地面部隊更活躍。
得益於伊拉克有著盟友提供戰爭貸款,同時還能從歐洲採購數量眾多的各種武器裝備,於是伊拉克空軍的實力,並沒有受損太多。
伊朗就不行了,原本有著79架世界最先進的F14戰機配合F4、F5,在一開始獲得了足夠的空中優勢;可在82年伊拉克從法國採購到超級軍旗跟幻影F.1戰機,配合馬特拉的魔法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加上霍梅尼上臺後跟美國斷絕了關係,清一色美製裝備的伊朗空軍維修後勤得不到保障,逐漸被伊拉克獲得空中優勢。
即使這樣,伊拉克人在四年的戰爭中,也沒有揍下任何一架F14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