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守備團的直升機也可以停到這裡面,兩邊的山體可以進行處理,修建戰鬥機機庫……”鄭宇成一邊畫著草圖,一邊向謝凱介紹。
整個方案,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拿出來的。
應該是有著專家設計出來的方案。
“這個方案不是這幾天才搞出來的吧?”謝凱問著鄭宇成兩人。
“幾年前我們就準備修機場,那時候基地光景好,各個單位在這裡面都有專案,經常會有人進入基地,坐汽車得從山的西南面繞道進來,火車則是北面的嘉峪關,如果有什麼緊急事件,就只能坐直升機到最近機場……”汪貴林的解釋,讓謝凱明白為什麼基地的人出去乘坐守備團直升機如此容易。
基地這裡距離最近的城市都是上百公里,物資運轉全靠火車。
這也是守備團有著直升機的原因。
在全國範圍內,就只有404這樣一家特殊的單位裝備著直5,數量還達到了五架!
就因為這裡面的運輸太過不方便。
很多單位上級下來考察,由於時間問題,不可能等著每天一班的火車,轉而選擇直升機,早上進來,晚上就能離開。
修建機場的事情,在七十年代就已經提出來了,軍方的工程人員也完成了機場的設計。
正準備修建,改革開放開始,國家戰略重心向著經濟轉移,加上各個單位的專案團隊撤離404基地,沒有了經費來源,這個機場修建也就擱置了下來。
基地現在有錢了,自然也就開始把這事情提上了議事日程。
僅僅靠著火車跟汽車運輸,對於整個404基地的發展都沒有什麼好處。
“這方案上面原來批准了?”謝凱驚訝。
鄭宇成點了點頭,“當初如果有錢,已經開始動工了,工期也不會太長,各種物資的運輸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基地修建的幹部宿舍,原本都是用於修建機場的。”
謝凱一直都在好奇,基地本來就沒錢,窮得工資都發不起,哪裡來的錢買各種建築材料來修建福利住房。
西北祁連山深處,各種物資的運輸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覺得我們的方案應該修改一下機場建設方案。雖然說可以起降運十的機場在國內不多,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為以後考慮,萬一有更大的飛機呢?”謝凱對於基地建設機場,也是支援的。
建設起來機場,出門就不需要先乘坐直5轉到別的機場裡面。
就是搞出來比直5還先進的直升機,飛五百公里左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不知道當初選擇404基地建造地址的人是怎麼考慮的。
“當年三線建設,這些可都是翻身的資本。”汪貴林一句話就讓謝凱明白為什麼基地會選擇在這邊。
國內三線企業眾多,大多數都是各個單位的技術備份。
一旦爆發戰爭,遠在全國腹地的三線區域的這些廠將會成為重要的武器裝備生產單位。
建設三線的目的就是為了備份全國工業基礎,避免一開戰被敵人摧毀了重要工業設施,部隊就沒了武器裝備供應。
當年選擇地址,是越偏僻越安全。
現如今,越偏僻也就越難以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