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迪爾怕兩人吵起來。
“霍納,法國的攻防一體系統對伊拉克人來說,操作太複雜。只要在開戰前,黑鷹聯隊將會敲掉他們的指揮中心、雷達中心,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將會成為瞎子,根本無法對空軍形成威脅……”
現在美國司令部作戰計劃已擬定完成。
就等更多軍隊和武器裝備部署到沙特,完成後,就可以發動對伊拉克的進攻。
伊拉克既然不準備撤退,美國政府也不可能接受伊拉克政府提出的各種無理要求。
只能依照聯合國的決議,用武力把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
施瓦茨科普夫問麥克迪爾:“作戰方案完成,部署還需要多長時間?”
“即將全部完成。只等最後的時刻……”
麥克迪爾口中的最後時刻,就是聯合國規定伊拉克撤軍的最後期限。
時間一天天過去,美國政府和伊拉克政府的談判沒任何實質性的進展。
伊拉克堅持要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軍隊撤離整個阿拉伯領土,並要求美國同意最開始提出的部分解決方案為撤軍條件。
美國政府自然不接受伊拉克政府的要求。
雙方每天爭論不休。
源源不斷的美軍和各種重型裝備運輸到沙特,其它國家的部隊同樣快速到達沙特並完成部署。
伊拉克人軍隊也在不斷地部署到前線。
這段時間,為防禦來自美國的進攻,伊拉克重新組裝20多個師,擺出一副跟美國率領的聯軍戰鬥到底的決心。
戰爭,一觸即發。
國際石油價格在中東緊張局勢下,不停上漲,已經突破30億美元每桶的大關。
無數專家認為,一旦美國跟伊拉克開戰,石油價格將會持續上漲,突破40美元大關。
國際上,大量資金湧入國際石油期貨市場。
大量湧入的資金使國際原油價格進一步上漲。
所有人都看好石油上漲。
在石油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美國及西方國家的經濟,因成本不斷增長而變得更加艱難。
謝凱手下的投資團隊,在科威特戰爭爆發前就完成佈局,握著大量期貨。
現在看著漲勢良好的石油期貨市場,齊正山等人很是懊惱。
國際石油價格從最開始到現在,漲幅達到50%,他們手中的很多單子,都是在漲到25美元后,就陸續丟擲去了,少賺了很多錢。
哪怕25美元左右丟擲去的石油期貨,他們入手價格只有17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