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到底是怎麼辦事?為什麼到現在,中國依然沒做出任何答覆?”
奧列格·巴克拉諾夫看著眼前這一幫烏克蘭軍事工業委員會跟航空工業部的領導,態度非常不好。
到現在,中國跟烏克蘭間的技術合作,連個基礎框架都沒商量出來。
甚至中國是否同意接受烏克蘭的技術出口,都不得而知。
看著不說話的烏克蘭官僚們,奧列格·巴克拉諾夫臉上神情變得更憤怒。
“如果遲遲不能達成技術合作協議,時間拖久了,西方國家將會破壞我們跟中國的合作!年中國一直在引進西方技術,一旦西方願意向中國提供技術,對我們來說將會是一個非常嚴重打擊。同時,你們也別想獲得經費!”
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的話,讓所有烏克蘭人都緊張了起來。
蘇聯之所以急切,就因為得到可靠情報,美國跟西方國家準備阻止蘇聯向中國提供落後技術換取經費,同時,很有可能會向中國提供他們所提供的技術。
如果西方國家的技術被中國引進,蘇聯再向中國提供技術就難了。
這些年中國國內一直更傾向引進西方國家技術,同時也在努力談判,從軍品到民品。
蘇聯急著向中國出口技術,不是為幫中國發展。
蘇聯需要中國的輕工業產品,也需要從中國人身上獲得更多經費,以此彌補國內財政虧空。
季米諾夫無奈地看著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一臉尷尬地解釋:“主席,不是我們不著急,中國到目前都沒給出任何答覆。這次的合同總金額對他們來說,壓力很大……即使有我們銀行提供貸款,中國人本來就資金匱乏,要償還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奧列格·巴克拉諾夫臉色變得更難看。
“我來烏克蘭,不是聽你們解釋的!到現在都沒有任何進展,中國人不主動,你們的人呢?主動跟中國接觸過幾次?”
他的話讓烏克蘭的大佬們都低下了頭。
從送中國人回去後,一直沒有再溝透過這事。
留在烏克蘭跟蘇聯談判的團隊,只是談蘇27跟RD33發動機的技術合同細節,眼下合同已經談得差不多。
關於烏克蘭大規模技術出口的專案,中方沒給任何答覆,烏克蘭方面礙於面子,也沒有主動問中國人。
畢竟,他們認為中國需要求著他們提供技術。
季米諾夫無奈之下,只能看著安東諾夫總經理尤里亞夫。
尤里亞夫當初陪中國人一起回國,是他送中國人回去的。
“尤里亞夫,中國人當初究竟是什麼態度?把當時的情況向主席彙報彙報……”
尤里亞夫看看航空工業部長,再看看蘇聯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兩位大佬都是得罪不起的。
“部長、主席,中國人並沒有向我們表露態度。在中國等了好幾天,他們沒提過這關於合作的事情,不過現在紅旗機械集團正在籌集資金,他們也表示,一旦無法籌集足夠的資金,合作很可能無法繼續……他們承受不起這麼龐大的貸款……”
烏克蘭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維托爾看著他,不滿地問道,“我們都主動提供貸款了,難道想讓我們白送給他們?他們還不上貸款,不過是藉口!想要壓價……”
又給技術,又提供貸款,烏克蘭已經做得非常不錯了。
中國人居然還在那裡嘰嘰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