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 烏克蘭人幫忙貸款百億盧布
安124可是屬於蘇聯國家財產,一旦出口給中國人,後果就嚴重了。
季米諾夫的話讓謝凱也嚇了一跳。
隨即反應過來,對著季米諾夫笑著說道,“部長,不是我們想引進安124。引進了又如何?以我們國內航空製造業基礎,別說20年,可能30年都消化不了,引進也沒有什麼用。雖然安122這種飛機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想要擁有的,即使你們願意出售生產技術,我們也不可能接受。最大原因不是我們基礎太差,而是我們沒錢!買不起這樣的技術!”
烏克蘭的人傻眼了。
誰都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談這事兒了。
謝凱各種理由都想了,就沒有想過中國方面會直接提出沒錢,放棄引進技術的原因也是缺錢!
中國人要是沒錢,那還談個毛線啊。
輕工業產品換大飛機生產技術,絕對不行。
安東諾夫設計局不是缺輕工業產品,缺乏建造第二架安225的資金,缺乏用來研發更先進技術的資金。
甚至烏克蘭航空工業部也缺乏讓整個烏克蘭航空製造業發展的資金。
要不然,還出售什麼技術?
費了這麼大的心思,甚至還逼著馬達西奇的人同意出口他們D18T全套生產技術跟設計資料。
結果對方說沒錢,沒錢引進……
這讓謀劃這麼久的季米諾夫如何能接受得了?
一旁馬達西奇的總經理與總設計師,原本不滿的臉上升騰起了笑意。最好的技術,終於可以不用提供給中國人了。
尤里亞夫臉色更是僵硬起來,他不知道該用什麼來形容此刻的心情。
安東諾夫設計局就指望從中國人手中得到經費,不僅是為製造第二架安225,也為設計局其他的專案發展。
現在中國人居然說沒錢?
給他們一堆輕工業產品,有屁用。
難道做實驗,直接用輕工業產品來支付成本?
交換的輕工業產品,最終肯定會由航空工業部甚至蘇聯政府來統一排程,技術賣出去了,安東諾夫依然無法得到足夠的發展資金的。
季米諾夫看著謝凱,一臉嚴肅地問謝凱,“謝,你在開玩笑?”
謝凱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