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貸款這麼多,蘇聯方面不會同意。
而這樣大的數額,國內軍方肯定不敢承擔這麼大的風險。
如同謝凱猜想的,剛說完,李明山就陰沉臉反駁他:“蘇聯提供貸款,我們也得償還。這麼龐大的金額,光利息每年都難以承受。提供輕工業產品,這些輕工業產品在國內難道不用支付?所有成本都得我們承擔啊!”
軍方現在每年的經費根本就承擔不起。
財政部絕對不可能批准這樣大規模的技術交易的。
財政部每年的錢,都向經濟領域重點偏斜,軍方想要多一點都沒可能。
龍耀華看著謝凱,嘆了一口氣,“財政部恨不得把所有軍費都砍了,投資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資金越來越大……全國到處都需要錢。之前國家提出重點發展的航天科技,財政部也不願意多批錢。還問航天部門要錢的領導們,去太空,去月球,能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什麼收益……”
對於財政部來說,不找他們要錢,各個部門跟他們關係都好處。
反正現在國際環境又不可能打仗。
生產各種武器裝備對財政部來說,那都是浪費。
投資國內基礎設施,能帶動全國經濟發展,更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軍事專案投資,根本帶不來經濟的增長。
蘇聯瘋狂搞軍事科技,最終把整個國家經濟都玩崩潰了。
謝凱自然知道財政部什麼態度,回來就找龍耀華他們,就是沒有指望財政部能支援這樣的交易。
100億盧布,可是400多億軟妹幣。
問財政部要,還不如要了財政部那些大佬們的命。
“首長,除了組織大批次輕工業產品需要的資金,負擔並不是太多。供應蘇聯的產品,可以為國內輕工業領域帶來更大市場,帶動更多的生產……”
只要說到錢,汪貴林就極其不滿。
這次要上百億美元,整個404全部資金都沒這麼多,從哪裡去調集這麼一大筆錢?
見謝凱說的輕鬆,直接打斷了他的話,“從國內組織輕工業產品,不需要投入成本?這麼龐大的資金,每年得組織多少產品?”
謝凱見大佬們反應激烈,連說傾家蕩產的鄭宇成也沉默不語。
按照老傢伙的性格,會不顧一切阻攔拍著桌子說必須搞回來。
現在他不說話,可見這麼大數額的在老傢伙眼中,也是還不起的。
謝凱這會沒再說錢的事,轉而問大佬們:“首長們,對蘇聯人的安124大家有什麼想法?蘇聯最大的飛機不是安124,而是安225,最大起飛重量640噸,體型比安124還要龐大……從巴黎到烏克蘭,我乘坐那飛機過去的。在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製造工廠裡,也看到了那一架尚未生產完工的安225。”
他突然又把話題拉回安124跟安225,大佬們不由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