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控性就大了很多。
這樣的方法居然也能讓烏克蘭人想出來,可見烏克蘭方面多想達成跟中國人的合作。
對安東諾夫設計局來說,已經停產了十多年的飛機技術,沒有什麼用處。
銀行也不需要這些技術來抵押。
中國由需求,需要引進這樣的技術,達成協議,簽了合同後,這些沒用的技術就變得值錢了。
銀行作為第三方機構,捏著合同,要求中國人按約定還款,中國人還款過程中,一旦有違約,就無法繼續拿到後續技術……
從安東諾夫的技術指導也得根據中國還款速度來。
雙重保險,根本不怕中國人不償還貸款。
有了輕工業產品做保證,銀行也可以放心給安東諾夫放款,不用再擔心設計局拿到貸款後無力償還,給國家造成損失。
在整個交易過程中,銀行也能得到不小的利潤。
“米沙維奇夫斯基,你怎麼看?”
奧列格對這種交易方式動心了。
國防部不是要求擴大跟中國之間的技術合作,以此獲得更多的經費麼?
跟中國擴大技術交易,完全可以採取這種模式。
由軍事工業委員會來管理合作,銷售來自中國的輕工業產品。
銀行甚至不需要考慮沒錢,只管貸款就好。
對參與的任何一方來說,都是有著莫大好處的合作。
米沙維奇夫斯基一臉興奮地說道:“其他的操作模式都可以這樣,給中國人提供的貸款越多,能從中國人身上賺到的錢越多……”
顯然,航空工業部長也對這樣的合作動心了。
原本他們就為中國人沒錢而擔憂。
中國人沒錢,他們願意提供再多的技術都沒用,根本無法達成合作協議。
“要不,先向國防部跟財政部彙報一下,詢問一下他們的看法?”問題解決得太過突然,軍事工業委員會主席覺得要跟其他相關部門溝通。
季米諾夫等人根本就不知道大佬們的想法,見他們也沒對安東諾夫跟中國之間的合作發表什麼看法,反而開始擔心起來。
當即,兩位大佬就再次回到了阿爾巴特軍區。
國防部長見兩人又來找自己,問道,“不是讓你們商量如何擴大跟中國的合作,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資金嗎?”
“部長,我們現在有個想法,如果得到支援,跟中國人的合作就不是問題……”奧列格當即就把烏克蘭人想出來的合作模式給說了出來。
米沙維奇夫斯基在旁邊,也向著這位阿爾巴特軍區掌舵人介紹了參與到合作中,可以帶來什麼好處。
銀行有利息,參與單位可以得到發展經費,甚至連軍事工業委員會成立的銷售公司,也可以得到高額的利潤。國內缺乏的輕工業產品供應也將會得到緩解……
“中國人得到的好處是否更大?他們的輕工業產品將會擁有更大的市場,發展更快……”
國防部長有些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