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番話,大佬們相信了他的說法。
中國人到目前為止,除了跟美國人在和平典範中合作改進殲8II專案,對他們國內的殲7進行進一步改進外,沒有聽說有新的戰機專案。
這是有些不可思議的,殲7只是米格21的仿製品,殲8II不過是殲8的改進型號,而殲8同樣是以米格21為基礎。
無論什麼情況,各個國家都不會一直給自己空軍裝備落後戰機,中國這樣的大國更不可能。
他們會瞄準世界上先進戰機進行研發,開發新一代戰機,只不過,中國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過到位。
切爾瓦科夫一臉嚴肅。
中國人在科研方面一直採取這樣的手段,跟蘇聯沒有任何區別,就像蘇27在列裝部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保持高度保密的。
如果中國人只為了一個發動機,對合作對來說是有好處。
他們更不擔心中國人仿製他們的AL31發動機。
中國技術基礎太差,當初從英國引進了貝斯發動機全套技術,到現在都沒成功國產化。
奧列格有些擔心,“米格29戰機的生產廠生產他們的超7戰機零部件,出口RD33發動機,在這之前基本談妥。依照當初中國人的意思,如果在蘇27戰機跟技術出口無法達成合作,之前談好的合同都得作廢。如果他們只要求採購AL31發動機,怎麼談?”
其他人臉上都是露出擔憂神色。
米格戰機制造廠總經理阿列克謝·斐德羅夫更擔憂。
之前談判的合同中,米格廠得到的好處很大。
一旦蘇27談不攏,他們連工都開不了。
米沙維奇夫斯基見眾人都考慮各自的心事,嘆了一口氣,這時候還考慮各自利益。
“如果只提供發動機給中國,那不能同意。目前中國超7已經在向米格29的作戰效能靠攏;一旦拿到蘇27的發動機,再開發出跟蘇27效能接近的戰機,這對我們戰機出口市場來說,會產生非常大的壓力。”
作為航空工業部的老大,他非常擔憂這樣的事情發生。
中國技術一旦提升上來,蘇聯出口肯定受到嚴重影響。
發動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問題,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勢力設計並生產,目前中國最缺乏的就是發動機。
西蒙諾夫覺得對方不可能僅僅是為了發動機,如果只是這樣,中國人不可能這樣幹。
“諸位,如果中方只需要發動機,為了開工率,可以提供。以他們的性格,不可能只為發動機,他們真正的目的應該還是想要蘇27的生產技術。”
中國人買裝備,向來連技術一起買回去,在引進的基礎上加以吸收改進。
從而實現他們追趕世界先進技術的目標。
也就是他們所謂的彎道超車。
對於採購蘇27戰機的所有客戶來說,蘇聯人更喜歡印度人。
印度人不會謀求技術,買了技術回去,他們根本也玩不轉,更不用說在買回去的技術基礎上開發出更先進的技術。
中國人就不一樣了,不管引進任何裝備,就算不給技術,他們都會自己拆開了測繪仿製,而且學習能力還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