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你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去,跟我沒有關係。”
白彥軍並沒說假話,他確實不會支援。
謝凱既然要折騰,就讓他自己折騰去。
鄭宇成他們如何決定,那不是他能干涉的。
謝凱沒想到自己說了這樣多,白彥軍依然不支援,無奈之下只能自己跟基地聯絡。
他需要通知秦飛的人到這邊跟安東諾夫談判,最好是這段時間就能敲定下來,現在自己還要在這邊待一陣呢。
謝凱表示對安22這種250噸級別的大飛機不感興趣,烏克蘭人確實有些頭疼。
安東洛夫設計局要麼就是渦輪螺旋槳飛機,要麼就是更大的噴氣式大飛機,沒有最適合中國人的。
按照中國的需求,伊留申設計局的伊爾76到是比較適合,可烏克蘭方面肯定不會向中國人推薦這款中型噴氣式軍用運輸機。
何況,他們認為,伊爾76除了750千米/小時的巡航度比安22680公里/小時要快70公里外,其他方面的效能並沒有比安22更有吸引力。
“部長,中國人對我們的提議並不感興趣,安124這樣的重型戰略運輸機,中國空軍根本用不上啊,不僅價格高,維護費用他們也難以承擔。”
安東洛夫設計局的總設計師巴拉布耶一臉惆悵。
原本航空工業部部長告訴他們,可以從中國人身上得到繼續製造第二架安225的資金,也能給安東諾夫帶來發展資金,整個安東諾夫設計局的高層高興得不行,分析中國人的需求以及設計局能打動中國的技術專案。
按照設想,安225、安124這種遠端重型戰略運輸機,無論是造價還是使用成本,對中國空軍來說都是巨大的壓力,不會被採購的。
而安22這款渦槳飛機,無論對中國航空製造業技術的提升,還是對中國民航市場消費水平,都是合適的。
奈何,中國人根本不買賬。
如何不讓安東洛夫設計局的人不擔憂?
季米諾夫安慰著巴拉布耶等人,“請大家放心,我們會說服中國方面引進安22的技術跟生產線的。這不僅僅關係著能否製造出第二架安225,對於其他專案的改進跟研究新一代飛機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的。目前中央財政撥款指望不上,航空工業部也說了,只能由我們自己尋找資金來源。”
季米諾夫非常清楚目前安東諾夫跟整個烏克蘭航空製造業處境有多艱難。
其他人也沒辦法,除了說服中國人引進安22,他們不知道還有什麼型號的飛機跟技術可以打動中國人。
只能把事情交給航空工業部長解決。
無法搞定中國人,季米諾夫一臉憂愁地回到家裡。
“爸,你怎麼不高興了?”莉莉婭見父親臉上神色不好看,有些擔心。
國內經濟狀況非常不好,父親作為烏克蘭航空工業負責人,同樣壓力很大。
作為一個寡居的女人,莉莉婭清楚,她父親的職務一旦受到影響,她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糟糕。
柳東盛為什麼跟她在一起,她心裡也清楚。
甚至,柳東盛捨得在她身上砸很多錢,同樣因為她父親。
季米諾夫本不想理會這個讓自己鬧心,四十多歲還啃老的女兒。
想到跟自己女兒鬼混的柳東盛,頓時有了想法。
對莉莉婭問道,“柳東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