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太多。
尤其是中國國內發展的是全面發展,哪怕是優先發展輕工業什麼的,也因為國家配套完善而涉及到更多領域。
“尤其是電子產品方面,發展迅速……我想,在這方面,我們單位跟貴國有很大的合作機會……”謝凱原本沒有想過其他方面的合作。
不過一想,泰國這年頭的電子產業增長很是不錯。
特別是晶片等產業。
頓時就有了想法。
“貴國跟我們國家不同,不適合發展全方位的工業領域,可以在優勢產業上面投入更多,形成專業化的產業鏈,比如,半導體制造產業,旅遊服務業,農業產業等……”
反正瞭解後面泰國經濟的發展走向,謝凱自然也就懶得去考慮什麼。
泰國經濟的發展,不可能向中國那樣全面發展。
工業體系都搞不出來。
中國需要大量的晶片,無論是各種電器還是其他什麼,泰國跟北約屬於盟國,關係好,說不定到時候就能成為中國在這方面的重要配套國家呢?
國王還真沒想到,謝凱這樣一個年輕人對泰國經濟的發展這樣瞭解。
泰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重心確實就是這些方面。
特別是電子產業,是泰國主要發展的重點。
中國電子產業發展不行,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的晶片,如果泰國可以提供,完全可以從中國晶片進口上面獲得大筆訂單。
對於這樣的事情,謝凱沒有說太多。
他們是軍工單位,政府間的經濟合作框架達成了,以後他們跟著撈錢就是了。
不過一想到後世中國—東盟貿易區建立後對中國經濟產生的作用,謝凱覺得有必要給普密蓬國王說說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事情。
泰國是東盟主要成員國,還是第二大經濟體。
“尤其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可以建立自由貿易區,促使整個東盟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謝凱突然轉移到這上面,讓普密蓬國王更來精神。
謝凱把後世東盟成立自由貿易區,以聯盟的行事來跟各個國家以及貿易組織對話,展開貿易合作等都給大概說了一遍,都是網上曾經看到過的,具體如何操作,他是不知道的。
在91年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同樣也是91年,中國跟東盟開始正式對話,成為東盟磋商夥伴。
然後從那開始,中國跟東盟之間的合作就越來越緊密。
尤其是後來中國倡議的亞投行成立後,合作更是緊密。
“東南亞地區中,由於各個國家經濟發展側重點不同,大家可以相互配套,建立更完整的產業鏈,同時也能為整個聯盟提供更加穩定的內部市場。這樣一來,東盟整體的競爭力將會在國際市場上大幅度增加……”
謝凱說的這些,普密蓬國王不是沒有想過。
操作起來難度不小。
東盟成立了二十年,到現在為止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還是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