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超7B?”看著機場中間孤零零地的一架外形跟超7A有著很大相似,甚至跟給美國人看到的那架戰機都極其相似的戰機。
“對,真正的超7B,給我們空軍準備的戰機。”謝凱點頭說到。
“跟那架沒有多大的區別啊,除了進氣道從腹部改到兩側了,前面的鴨翼好像要小一些?對了,尾部還多了一對三角形尾翼?”李明山不解地問道。
眾人盡皆苦笑。
確實氣動佈局沒有多大的區別,全球只要採用鴨翼佈局的戰機,氣動佈局都不會太大。
“首長,鴨翼跟大三角翼的佈局,真的都差不多。這款戰機,原本只是準備把單發的超7A改成雙發,以此增載入彈量跟航程。”霍海源介紹著超7B的來源。
超7專案,本來就還承擔著十號工程的一些技術驗證,加上以下馬的殲9技術基礎為基礎,要不然,沒有這麼快就取得成功。
整個專案幾乎是全國最頂尖的航空設計專家團隊打造出來的。
已經生產出來的五架樣機,每一架,都是有著區別,跟其他戰機專案設計完成進行驗證,驗證完了後再進行改進,然後又生產樣機這樣重複直到定型不同。
有著充足的經費支撐,設計團隊在基礎方案拿出來後,就開始製造樣機,一邊生產一邊改進設計,然後繼續生產。
巴基斯坦的2.5億美元經費,變成了整個專案的專項資金。
“這個效能如何?”龍耀華不是專業的,他只想直到效能如何,“造價高麼?”
他在問出造價高不高就後悔了。
404搞出來的東西,價格有不高的麼?
“具體效能得等樣機生產組裝完成,首飛後進行試驗……如果裝兩臺RD發動機,根據超級計算機模擬結果,戰機空重不超過10噸,最大起飛重量將會達到22噸左右……”霍海源自豪地說到。
龍耀華跟李明山等人的眼神都是亮了。
戰機不超過10噸,最大起飛重量22噸,多出來的12噸幹什麼?
燃油重量!
載彈量!
空軍再也不用擔心戰機飛不遠,作戰半徑太短,升空沒有幾分鐘就因為缺油而不得不返航。
戰爭可不是小孩子大家,大家打一會兒就叫停,向著對方說,先不打了,我餓了,回去吃點東西來了接著打……
“真的可以達到?”李明山有些不相信,“還能有超7A的這種機動效能嗎?”
“理論上可以達到。具體得試飛後看情況,即使一開始無法達到,改進改進,應該是可以達到的。”謝凱也沒有底。
超7B從最開始到現在,修改了很多的東西。
但是大多數東西,都是他根據殲10,殲20等戰機的設計而提出一些建議的,很多技術現在都還沒有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