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現在,技術實力強悍無比的蘇聯,哪怕是蘇27,他們都還沒有徵服被稱之為“移動制動”的眼鏡蛇機動。
謝凱如何能相信,這種被譽為世界最高難度的機動動作,被他胡亂建議,研究人員隨便設計搞出來的一款本來只是用於外貿,定位為高階教練機的輕型戰鬥給做了出來。
對於眼鏡蛇機動,謝凱瞭解的也並不多,唯獨就是知道需要戰機擁有過失速機動能力。
那玩意兒,是四代戰機必須擁有的。
問題是,現在的超7A連三代戰機都算不上,至少,謝凱是那樣給超7A定位的。
謝凱不知道的是,其實只要鴨翼佈局的戰機,理論上,都可以做出這樣的動作,這跟戰鬥機的動力系統沒有太大關係,關係最大的,是氣動佈局。
超7戰機因為謝凱的執念,讓整個設計團隊不得不在殲9的大三角翼前面加上一對鴨翼。
沒辦法,謝凱這小子根本就不懂航空,但是人家掌握著專案的經費不是?
尤其是到目前為止,鄭宇成他們在航空專案上的投入,鬥得謝凱點頭。
謝凱說要這樣,就得這樣。
於是乎,就有了現在超7這樣氣動佈局不倫不類的戰鬥機。
雖然眼鏡蛇機動是蘇27首創,美國的F15,F16等都因為覺得這種機動動作沒有多大的作用,尤其是眼鏡蛇機動並不具有實戰意義,所以他們在戰機上面限定了飛行員為了裝逼瞎玩而飛出更大仰角,就連殲十,謝凱都沒有見到這玩意兒飛眼鏡蛇機動。
不是無法做到,而是根本就沒有意義。
當然,那是後市有了無數的證明。
而現在不同,現在這種機動效能就沒有飛機飛出來。
哪怕是蘇27,也要1988年才能在超級計算機上開發蘇27的超機動性時,根據計算、模擬和臺架試驗才證明,飛機可以快速進入90°~110°大仰角,現在甚至都沒有這樣的想法。
這玩意兒不具有實戰性,但是卻是對氣動佈局的肯定。
謝凱在之前,從來沒有想過。
屠浪的超7A,終於降落在了跑道上。
剛推開戰機艙蓋的他,微笑著對目瞪口呆的同僚們揮手致意。
然而,迎接他的,不是鮮花跟掌聲,而是來自基地的憲兵。
一隊帶著白色憲兵帽,肩膀上掛著糾察肩章的憲兵。
還不等他反應過來,剛下了飛機,憲兵就一左一右架著他,把他拖離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