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激動地向著那讓整個車間空氣都變得燥熱,向著四周散發著高溫的模具奔去。
其實依然還是個盤,只不過中間兩邊有著凸起的臺階,中間是一個不小的圓孔。
一群技術人員圍在旁邊,不停對通紅的毛坯做著記錄,最後把資料彙報給褚國榮。
褚國榮看過資料,再對比了零件毛坯,向著眾人宣佈,“根據目前資料,可以進行試生產,內部晶粒結構的理化分析結果,要等幾天才能出來。”
鄭宇成不管這些,只是問道,“大壓機成功了嗎?”
“成功了!”褚國榮一臉微笑,肯定地告訴他。
“成功了……”
整個車間裡面,突然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努力了這麼久,終於成功了。
“好!好!好!”沈鴻部長激動地連說了三個好,卻也沒有再說別的。
“歷史的車輪,總是在不停向前旋轉的,現在,總算是加速了!”謝凱同樣激動,當初為了鑄造這臺大壓機,他可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高溫環境中指揮主橫樑的澆鑄……
現在,終於看到成果了。
運十的壽命將會數倍延長;航空產業心臟病問題將會得到有效解決;甚至,海軍大型軍艦的動力系統也能提升……
“大壓機試機成功,代表著我們在這方面的技術已經成熟……成績是可喜可賀的,向大家表示熱烈祝賀!”在大壓機試生產後的慶功會上,沈鴻部長親自主持。
“嘩嘩譁……”熱烈的掌聲響起。
“估計馬上就要說後面的事兒了。”謝凱嘆了口氣。
也不讓人多高興一陣。
“取得的成績,都是過去的,我們更應該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同志們,我們的技術在發展,國外的技術同樣也在發展,甚至因為比我們更有經驗,更有經費,發展更快……”沈鴻讓掌聲停下來,“目前國內,有西南鋁業3萬噸模鍛機一臺,加上這一臺4.5萬噸的,也只有兩臺,跟製造強國比,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差的都不是一點兩點,……”
慶功會是如何結束的,謝凱不知道。
反正原本大家的高興沒有了。
他以為沒有自己什麼事兒,結果卻通知他去新越廠會議室開會。
到會議室一看,都是大佬,反而沒有新越廠的領導,廠長唐振華都沒在場。
沈鴻、龍耀華、李明山、褚國榮這些大佬都在廠,讓謝凱不斷猜測著又開什麼會,總不會又想讓他們承擔別的專案吧?
“人都來齊了,直接進入正題吧。”主持會議的沈鴻對旁邊的陳銘善說道。
陳銘善點了點頭,臉上變得嚴肅,“模鍛水壓機方面,我們現在算是有了一臺四萬噸以上的;可在油壓機方面,跟國際上差距很大,這個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今天說說自由鍛壓機的情況,很多重型零件不適合模鍛機鍛壓,為一兩個零部件製造模具不划算……”
謝凱皺眉向著汪貴林跟鄭宇成兩人看去,見兩人也皺著眉頭,顯然在之前是不知情的。
這就沒意思了。
總不能讓他們繼續在自由鍛上也投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