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國家外匯結餘,也不過才20.72億美元,十多億美元的外匯去向,財政部怎麼可能不查?
“不會影響到專案就好。”龍耀華也沒多說什麼,轉而看著謝凱跟侯為貴。
謝凱一看,便知道鄭宇成要彙報基地的專案情況,當即喊了一聲侯為貴,有些拘束的侯為貴跟著去了外面。
“抽麼?”謝凱掏出一支菸,遞給後者,“可以有效緩解壓力。”
侯為貴搖頭,看謝凱熟練地點上煙,噴出一個菸圈後,才開口問道,“咱們真的出口?”
看著這位未來通訊領域的大拿,謝凱不由覺得有些好笑,這可是讓化為都沒脾氣的大拿,雖然業務不如華為,營業額一年也只有華為的幾分之一,但是有些技術,那是華為也沒法比的。
“真的出口。這次來這邊,就是為了批文,給上面的領導們打個預防針。侯科長,以後咱們的通訊產業就由您負責了。”謝凱再次吐出一個菸圈兒。
通訊市場的發展前景太大,要是搞得足夠大,如同蘋果那樣,一年利潤四五百億美元。
就靠著每年利潤,都能造一支最先進的航母編隊!
哪怕搞不到蘋果那樣大,華為那樣的利潤,一年也能造一支航母編隊。
“可我們都不知道哪個國家有專案。”侯為貴不理解謝凱他們的商業運作模式,“我們只有產品,還沒組建生產工廠,也沒建立銷售團隊……”
“銷售團隊慢慢組建,生產工廠?侯科長,您說,一種產品,最大的利潤在什麼地方?最核心的是什麼?最耗費成本跟時間的又是什麼?”謝凱一連串的問題,讓侯為貴有些蒙。
之前研發出來,他也考慮過,如何把產品快速推向市場。
而謝凱說的這一連串的問題,他之前還都沒有考慮過,或者說,一開始,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多大的規模。
一種新產品出現,要想快速推向市場,可不容易。
“真正的核心,是在技術。我們的程控交換機,佔據著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國產,這是一筆無形的資產,之前一直都被髮達國家壟斷;而利潤,同樣也是新技術帶來,咱們的程控交換機,一臺最少都得賣到200多300美元。這樣的情況下,市場缺口大,我們如何快速而又穩妥地佔據更多市場份額?”謝凱似笑非笑地看著侯為貴。
侯為貴適合守成。
這是謝凱看重他的根本原因。
即使沒有謝凱,中興發展到未來,一年銷售額也得超過千億,這就是侯為貴這位大拿給中興打下的基礎。
有了謝凱,華為那種善於進攻開拓,不斷大手筆投入技術研發這些優勢,都將會出現在中興。
全國範圍內,如果只從企業角度,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404科研投入比例大。
賺取的所有錢,除了成本,連國家都不上交,全部投入到研發中。
當然,民用產品不行,那個還是得交稅的。
有謝凱這個瞭解未來通訊市場發展方向的人存在,通訊公司甚至不會出現華為那樣有時候完全是用整個公司未來進行賭博的情況去開發一向投入很高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