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你為什麼反對修復那架損毀更嚴重的F14?如果現在就開始著手修復,雖然需要的時間很長,得到的技術跟經驗,可是不少的。”下來後,屠總問謝凱。
謝凱看著屠總,他知道屠總希望國內在戰鬥機技術發展上可以更快。
可現在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能再弄新的專案。
一款戰機,沒有幾十億,能行?
尤其還是國內一點技術儲備都沒有的三代機,還是所有三代機中技術最複雜的F14。
“屠總,咱們國內,材料、機械製造等領域現在的成果,用來製造F14,能行嗎?”謝凱問著屠總。
屠總搖頭,“差距很大。目前基地製造的鈦合金雖然質量提高了很多,但是相比美國的,還有一些差距;硼纖維複合材料目前國內尚未研究出生產技術……”
謝凱點了點頭,“國內的航空鋁材,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強度,所以即使修復,飛行壽命都會短很多,維護保養成本都將會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數字。”
機體結構中有25%的鈦合金、15%的鋼、36%的鋁合金、還有4%的非金屬材料和20%的複合材料。
大量鈦合金跟複合材料的使用,使得F14的造價極其高昂。
“其實還有個問題,鈦合金的焊接問題。當初格魯曼公司為了焊接,可是專門研發了真空電子束焊技術。目前,我們國內剛開始起步……”不說這些,心情就沒有這樣鬱悶。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要想從頭到尾仿製F14,這些相關技術領域,就將會是必須解決了才能繼續搞下去的。將會讓整個研發資金變得更加龐大。”謝凱耐心地解釋著。
屠老總自然明白謝凱說的。
國內到目前,除了404這邊,全國都沒有重型戰鬥機。
要是最後技術能到132廠,這就會在技術儲備上前進很大一步。
“修復其餘那些,成本也不低啊。”
“咱們的目的是在修復過程中吃透F14的技術,並且做出改進。美國軍方就已經嫌F14結構太複雜,維護保養成本太高。咱們國土面積如此遼闊,即使有幾架F14,能提升多少國防實力?把F14的技術消化,用到我們自己的主力機型改進跟研製中來,才是目的。”謝凱笑著說道。
當初汪貴林跟對方要這麼多被拆了零件的F14,目的並不是真的要弄出一箇中隊的F14戰機。
軍工單位又不是軍方總參或總裝備部門,不考慮這些情況。
原本404這邊計劃的是,透過從波斯人手中搞到這些戰機,哪怕能攢出一半數量的作戰飛機,都滿足了。
他們在意的不是最終數量多少,可以提升多少作戰實力,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消化F14的技術,最終用到還沒啟動的隱形戰機跟國內三代戰機專案上。
真弄出來了,611所跟132廠搞的十號工程,也都會從這邊買技術。
錢也賺了,國內使用的戰機效能也有效提升了,何樂而不為?
“你們太狡猾了。我一直都以為,你們是為了把這些戰機修復,然後再高價賣給空軍。”屠總感慨道。
“咱們也是沒辦法,專案太多,資金又太少。”謝凱嘆了口氣。
尤其是一幫子老傢伙把一般的家底投入到小鬼子國內金融資本市場上賭博去了,資金就變得更緊張了。
最終,謝凱得到了屠總的白眼。
404都喊缺錢,其他單位還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