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到了嘉峪關,直接奔老爹的宿舍,根本沒找到人,問了周圍的人,說是回了基地。
謝凱趕緊又坐最後一班回去的火車往基地而去。
“這究竟有什麼秘密?好像他們都故意瞞著我……錢去哪裡了?”火車上,謝凱越想越覺得奇怪,腦袋想破,也不知道基地這幫子老傢伙把錢弄到什麼地方去了。
他真的想不到。
“行了,說這鬧心的事兒幹什麼?趁著今天有時間,大家都在,還是說說年後的重點專案吧。經費這塊,必須卡得更緊,不能再像之前……我覺得,跟兄弟單位間的結算,也需要有個時間期限,不能像之前那樣,籤合同就打錢。這樣的後果證明,最終是行不通的……”鄭宇成見大家都不說話,開口轉移話題。
從一開始生產359坦克,404就跟541還有617合作,進一步擴大到其他軍工單位;後來改造紅旗2防空導彈,涉及到的單位更多,加上紅旗機械廠跟後來接手的運十等專案,404合作單位達到了數百家。
這還不算不跟404結算的單位。
原本的結算方式,是為了讓不景氣的眾多兄弟單位不會因為經費問題影響到生產,大家日子好過點。
結算單位多了,就開始出現問題。
先給錢再生產,跟404的合作,很多單位都是人員眾多,生產計劃少。
於是就開始出現影響交付,或者報廢率過高,交付的產品不合格,對方卻又因為錢花了沒錢採購材料而出現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下,改變結算方式,也是正常的。
“我覺得,一分錢的預付款不交付也不行。畢竟大多數兄弟單位都沒有出現這樣的問題。”汪貴林看著眾人,他向來心軟。“之前我們沒錢採購材料,無法生產,大家都體會過的。”
紅旗機械廠同樣可以拿一些產品出來,謝凱之前提出的那些,管理委員會不是沒想過,只不過,缺錢!
沒錢,什麼計劃都白搭。
“支付一定比例的材料採購款就行了。剩下的,先交付產品,再結算。這樣一來,我們的資金確實可以多迴圈利用不短的時間。合作單位要拿到錢,也就必須按要求交付。”楊倩老早就想這樣幹。
“我同意!”謝建國沒意見。“年後工程機械就開始投產,提供材料跟機械加工的一些外協廠家,已經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以後就按照這種模式,我們負責技術開發,高精度核心零部件的生產加工,總裝等重要工序。其他一些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資的生產環節,全部丟出去。反正軍方主管單位會負責協調。”汪貴林提議。
404不想太多投資。
如果按照之前的計劃,紅旗工程機械廠,三五年內都不一定可以投產。
索性就把一些要求不太高的生產環節丟出去給兄弟單位。
國內軍工製造技術水平,可以說是整個製造業的頂級力量了。
全部投資,自己需要花費太多成本。
“航母的預研計劃,海軍裝備方面已經同意,上級不支援,不反對……”齊志遠彙報著專案進展,“前期的經費,除了採購墨爾本號,最重要的就是擴建船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