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有充足的經費,幾乎很難。
華清大學作為國內理工科最頂級的學校,要研究的專案多,科研經費卻不足。
“這是好事啊。技術研究出來,轉換成生產力,為國家經濟發展做貢獻,造福社會,這是我們研究的主要目的。”高敬德滿臉高興地說道。
這種事情,必須支援。
對企業,對學校,都是好事。
“對,企業能解決他們技術薄弱的問題,我們也能獲得更充足的研究經費。”李新同樣表示歡迎,“我們應該尋求更多有實力把我們科研成果轉換成生產力的企業,為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學校其他領導也是高興地贊成。
陳銘善卻有些為難。
“怎麼了?”高敬德問道。
“他們有條件,依然是畢業學生分配的問題。”陳銘善苦笑著說道,“很多專業,他們甚至想要把畢業生全部弄走……”
“這有些過分了。”李新搖頭嘆息。
華清大學招生條件高,很多專業一年畢業生都不多。
“關於他們子弟校的學生,他們不願意轉組織關係等……”譚元慶也開口了。
“委培?”高敬德皺起了眉頭。
其他不少領導同樣皺起了眉頭。
華清大學向來不收委培生。
全部的都是統招。
“不是,都是統招,參加高考的。他們子弟校為了高考,專門搞了一個三十多人的高考猜題團隊,今年這屆,他們子弟校總人數137個,其中63個本科,40個專科,都是沒有經過預選淘汰的……”
“他們的規模有多大?對人才究竟有多缺,才能幹出這樣的事情?”高敬德嘆了口氣。
這樣真的讓他們有些為難了。
對方不僅把自己的子弟全部召回,還要更多的人。
這究竟是個什麼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