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想要獲得一批這種坦克?”鄭宇成詫異地看著龍耀華跟李明山,“我沒聽錯吧?”
“沒有。目前國內三代坦克專案的研製工作剛剛啟動,部隊的裝備急需升級,即使軍費不高,我們也不能一直使用老式裝備,不研究先進武器裝備的作戰跟防禦不是?”龍耀華點頭說道。
李明山看著鄭宇成等人,“難道有什麼困難?即使我們要,也會付錢的。”
“首長,這是我們跟巴基斯坦合作的專案……”汪貴林權衡著,小心翼翼地說道。
軍方需要,這對359坦克的未來前途就是一個莫大的影響了。
國內裝備,為了國防安全,出口的359坦克作戰能力必須跟國內使用的有很大差異才行。
世界上任何一種先進重型武器出口,都是如此。
美國以及蘇聯出口的坦克,戰機,都是會在功能上進行一些限制,同時還會降低效能配置,避免敵人獲得他們的先進武器裝備,從而根據效能開發正對性的裝備。
“359坦克,目前很難再降低配置,一旦降低了,出現的情況,就是失去大量的訂單。在沒有定型的情況下,伊拉克就訂購了11輛用於作戰實驗……”齊志遠也開口強調著。
謝凱坐在角落裡,也不說話。
在對面的祝老總眼神則是不停地停留在謝凱的身上。
“軍方的訂單並不影響你們的出口。”龍耀華的眼神犀利,看著鄭宇成等人,都不敢跟他對視。“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如果你們的坦克測試過程中效能不行,肯定得不到軍方的訂單。”
“首長,你們知道359坦克的製造成本嗎?”謝凱開口問了,“軍方想要採購,每輛坦克的承受底價是多少?”
謝凱的問題,有些犀利。
潛臺詞很明顯,軍方用不起這種坦克。
“你們一年多時間搞出來的東西,利用的全部都是國內現有的技術,能貴到什麼地方去?”李明山看著謝凱,輕鬆地回答。
在他們看來,404基地研製出來的359坦克,根本就不會這麼貴。
對於59坦克來說,底盤決定了空間,這就沒法有太大的突破,自然就限定了太多的東西。
“首長,我覺得,軍方還是等一等,等我們把成本降低下來再考慮。國內的戰略重心在經濟建設,這方面的需求並不迫切。”謝凱說道。
李明山有些不樂意了,“小子,你是嫌咱們太窮,買不起?”
“首長,我沒有這個意思。只是359坦克的成本,在目前來說,真的很貴。而且效能也不夠成熟,很多測試都沒有做完。”謝凱不置可否。
軍方窮,誰都知道。
目前為止大裁軍正在進行,國內軍隊數量從400萬減少至300萬,這是龐大的工作。
而軍費,依然沒有增加,甚至因為裁軍減少了一點。
85年軍費只有191億,摺合美元更是隻有65億美元左右!
僅僅只佔美國軍費的2%。
一輛359坦克,哪怕以最低價格出售,也得在300萬以上的價格。
軍方的經費,可不是僅僅用來買裝備,還包括科研投入,養活海陸空三軍部隊,裝備更新升級等……
謝凱覺得軍方買不起,這也是自然的。
特別裝甲兵部隊,幾乎所有的武器裝備都得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