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9的設計思想,在這個年代的中國,無疑是非常領先的。
領先,就意味著風險。
歐美跟蘇聯,有著豐厚的底蘊跟經驗,領先的設計,能夠被變成實物,消耗的資金跟需要的技術基礎,也不是現在的中國可以承受的。
所以,即使在殲9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氣動佈局問題,各種效能指標上也比同父異母的“殲8”優秀很多,最終也因為整個專案研究過程中遇到的難度太大,進展太慢,在研究團隊承擔殲7大改設計任務要求緊迫的情況下,慢慢轉移了重心,最終導致專案下馬。
看著眼前這個模型,謝凱的心裡,真的是五味陳雜。
“不,外形氣動佈局也有改進,現在已經把飛行速度跟飛行高度降低了一些指標。同時在著手改進設計,讓這款戰機擁有對空攻擊能力的同時也擁有對地攻擊能力,要不然,要想製造出來,不容易……”霍海源停頓了一下,隨後說道,“畢竟之前的殲9,是一款全天候高空高速要地防空截擊機,以蘇聯圖22“逆火”和美國B1B超音速轟炸機為主要作戰物件。”
“要是這樣,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謝凱點頭說道。
現在空軍需要這樣的戰機。
既然有能力搞出來,哪怕難度大一些,也完全是沒有問題的。
404的經費,不用來搞這些用來幹啥?
“要不,咱們把霍海源弄到我們那邊去?他原本就承擔著殲九專案的部分工作,現在專案屬於我們,他屬於611所,幹起活來,不是太讓人放心啊。”從實驗室出來後,132廠跟611所的人都有別的工作,熊宏元先把鄭宇成跟謝凱兩人安排到了招待所,等到明天早上再開會。
鄭宇成到謝凱房間,沒有客套,一臉擔憂地直奔主題。
那個單發專案,鄭宇成問了謝凱,謝凱也說了,那種方案並不是太合適。
很容易就會出現問題。
搞出來了,因為發動機推力的問題,戰鬥機的航程不會太遠,作戰半徑小,載彈量也低等問題,根本就不適用與作戰。
“確實得把人弄到我們系統中來,現在這樣不是好事兒。”謝凱也點頭說是這樣,“單發的輕型戰鬥機搞出來,咱們不當戰鬥機賣。”
鄭宇成一臉疑惑。
本來就是戰鬥機,不當戰鬥機用來幹什麼?
“當成高階教練機,改成雙坐的,對氣動佈局的改進不會有多少。”謝凱笑著說道,“同樣,也可以用於小規模的空戰跟對地攻擊。再怎麼不行,攜帶個一噸的彈藥,問題不會太大吧?”
鄭宇成雙眼頓時就瞪圓了。
他根本就沒有想過這樣的可能。
國內一直都是由現役戰機改型弄出教練機,並沒有設計開發專用的高階教練機,這玩意兒,在國內需求還是非常龐大的,就連國際上,同樣也是有著很大的需求。
“你還說不賣給空軍?”鄭宇成嘆了口氣,謝凱的無恥,超過了他的想象。
“目標依然不是空軍優先,主要用於出口。很多國家戰鬥機多,但是沒有多少專門的教練機。”謝凱說道,“之前我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所以一直擔心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