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想著買A50預警機,那玩意兒在八十年代的現在倒是不算落後,等到九十年代,就跟不上節奏了。
以色列的費爾康是好東西,問題是,他們想要賣,他們的美國爸爸能同意麼?
“所以,在有運十之後,軍方就在開始考慮這問題。原本運十效能缺陷嚴重,所以軍方最後也就沒有了興趣,不能把雷達搞出來,最後沒有搭載的飛機不是?”鄭宇成臉上有了笑意,“運十作為載機,他們搞雷達……”
“反正我們只管提供飛機,對吧?”
“也不是,我們負責技術,以後生產交給我們與秦飛合資廠。建設一個生產廠,太過麻煩了。”鄭宇成說道,“秦飛他們現在同樣也參與到了這個專案。”
“所以,才投入了一架?但是現在他們又要8000萬,這是幹什麼?”
“寬體飛機,運十的改進型號,風洞模型,地面靜壓力試驗等,還有生產試飛的樣機。這些都需要不少錢。”
“包含著升級生產線的吧?”
“對。秦飛出人出力,我們出技術出錢。”
“你不怕他們最後把我們的生產線給吞了?”謝凱有些怒其不爭。“這種事兒,生產線我們就不該出錢!技術上投資,沒有問題,生產線的投資,我個人不同意。省得到時候上面一句話,全部都給了秦飛。”
404的小金庫不能就這樣被掏空了。
“我也琢磨過這事兒,想要在我們這邊建設一個飛機制造廠,但是成本太高了。”鄭宇成不是沒打過算盤。
“不用建廠,只要有個車間就好。這邊以後將主要研究飛機的核心技術,弄試驗車間。生產交給秦飛,我們不插手,說以,資金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搞。不投錢?那就不合作,到時候我們設計出來,生產不出來,咱們管不著!”謝凱平靜地說道。
只要軍方想要預警機,而且有了404投資技術開發,樣機制造等,秦飛想要不拿錢只出力啥的,不行。
“進去吧,老馬他們是想更快搞出更好的大飛機。”
會議室裡面,原本隨著謝凱跟鄭宇成兩人離開,眾人開始尷尬,後來便議論紛紛,猜測著基地是否會同意這8000萬的經費。
好一陣,才見著兩人進來。
“關於大飛機的改型設計,實驗資料的取得,這一點,基地在投資方面,不會有任何的猶豫。我們在大飛機這塊一直都是空白,需要交的學費,需要交的補課費,都是不能少。”鄭宇成說了幾句,讓謝凱來開口。
馬鳳山等人也知道,當初如果不是謝凱,大飛機專案已經徹底完蛋了。
“一直以來,在明知道運十飛機有著不可逆轉缺陷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在生產,在飛行!就為了這些試驗資料,為了論證技術人員的設計。哪怕現在可以飛600小時,一架飛機造價超過三千萬,平均每個小時僅僅飛機的本身飛行成本都達到了50萬!”謝凱在這裡算成本,馬鳳山等人臉上尷尬不已。
他們不知道謝凱想要說什麼。
反正成本高,是絕對的。
“想一想,這麼高的成本,為什麼我們要繼續投錢?我們不是專業的航空設計生產單位,也不是國家航空工業部。所有的錢,都是我們自己辛苦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