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絲毫的底子。
謝凱站在鄭宇成辦公室的窗戶前面,指著外面的基地說道,“這樣龐大的一個基地,誰能知道,裡面根本就沒有多少的研發人員?”
“541基地的人可有不少在咱們這邊!”鄭宇成反駁。
“到目前為止,除了少數人員,541基地一直不願意把其他研發人員的組織關係轉給我們。一旦他們找回,咱們能如何?”謝凱冷笑著問鄭宇成。
他不相信鄭宇成他們這幫子老狐狸看不出來這問題。
基地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研發團隊。
359坦克專案,確切地算起來,是由404基地出資,541基地,209所,北方兵裝,甚至巴基斯坦國內裝甲研究所等眾多單位聯合研製出來的。
技術是國家的,成果是404的,最核心的研發人員,並不是都在404的系統內。
“541難道還能再往這裡面投入不行?”鄭宇成反問。
“完全有可能。我們這種非專業研發單位都能搞,他們為什麼不能?一旦他們強行把人召回去,基地的專案怎麼辦?”謝凱問道。
汪貴林倒是理解了謝凱的意思,卻有些不太認可他的做法,“即使這樣,我們可以慢慢培養自己的人才隊伍。”
“人才培養需要多長時間?咱們等得了嗎?”謝凱搖頭,“617現在不受上面待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359坦克出現,讓花費鉅額外匯引進的79式主戰坦克變得有些雞肋……”
如果不是359坦克的出現,617落不到這樣的地步。
541基地早就停止建設,已經建成的也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開始轉型了。
“確實,這一點謝凱做的沒錯。跟617分工合作,在359坦克沒有了海外訂單,軍方不選擇的情況下,我們也能在坦克研發領域繼續下去,而且還有著國家經費。”汪貴林點頭同意謝凱的說法。
“可現在明明佔便宜的是他們。”鄭宇成不是想不明白,只是覺得他們吃虧了。
“現在看來,他們確實會佔一些便宜。不過後面佔便宜的是我們。跟他們合作,541的基地想要把人要回去都很難……”汪貴林解釋著。
弄明白這點,鄭宇成才眉開眼笑。
謝凱懶得理他,“產能方面搞定了,明天就可以跟伊拉克人簽訂合同。易卜拉欣的那五千萬美元……”
“軍方將會從他們保留的外匯中劃撥五千萬美元。第一筆款項到位,他的錢就能支付。”汪貴林說道。
“不能,先期最多根據他們支付的貨款比例來支付。除非他們把所有的經費全部支付!”謝凱不願意一開始基地就把所有錢支付給易卜拉欣。
“他能同意?”
“簽訂合同就支付全部貨款,在國際上可沒有任何的先例。”汪貴林瞪大了眼睛。
人家不是傻子。
二十多億美元提前支付,哪怕利息,也能支撐基地發展好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