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在對方沒有遠端攻擊手段的情況下,遇到藍軍,甚至雙方都不會照面,完全可以靠著導彈就全部殲滅對方。
“不僅如此,從演習開始之前,你們的部隊調動,就一直在我們軍用衛星監視下,藍軍總共派出了23支偵察隊,如果他們不主動出來,你們根本就沒有發現……在演習開始後,整個演習區域,一直都處於我們電子偵察機、面偵查部隊、衛星這三重監視之下……”
唐鑫的話,讓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紅軍的指揮官,以及在紅軍的觀摩團成員,更是驚恐。
難怪演習開始的前三天,對方根本就沒動靜。
當他們有動靜了,演習也基本上結束了。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首創,海灣戰爭中,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就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一直盯著伊拉克軍隊的動向。當然,有人要說,我們違規。呵呵,諸位,大家都是指揮員,如果在國與國的戰爭中,戰爭開始之前,入侵方一旦決定了動手,是否會講道義,在開戰前什麼準備都不做?何況,我們地面的偵查員,並沒有在演習開始之前就進入演習區域,這一點,導演部的首長們非常清楚……”
唐鑫的話,讓所有不服氣的紅軍將領們都無法反駁。
演習的整個作戰計劃,在演習結束後,雙方都拿到了對方的,並且進行了沙盤推演。
紅軍在人員數量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可藍軍,無論是戰略戰術,還是裝備優勢,都是紅軍無法比擬的。
裝備優勢,決定了戰術。
同時,也決定了戰爭的結果。
廖志國無法反駁了。
雷克龍同樣無法反駁,任何戰爭,敵對方都會首先攻擊對方的防空力量。
他們的裝備雖然先進,甚至裝備了國內最先進的遠端防空導彈紅旗9,可這畢竟還處於試驗階段,沒有定型,也沒有裝備部隊。
面對敵人首先發動的導彈打擊,根本無法攔截。
第一波導彈打擊後,緊接而來的是戰機的空中襲擊。
“導彈打擊,只是第一波,首先摧毀對手的大部分防空力量。緊跟其後的第二波打擊,按理,依然不會是對對方有生力量的打擊,而是持續攻擊。原本,我們的作戰計劃是光靠導彈跟戰機打擊,一直到演習結束……”
唐鑫說這話的時候,再一次幽怨地看向了謝凱。
謝凱同樣不吭聲,坐在那裡也不知道是打瞌睡還是裝著打瞌睡。
按照原本的計劃,是直接用空軍跟導彈部隊進行遠端打擊,不出動地面部隊。
把海灣戰爭中多國聯軍的作戰方針來按部就班。
好不容易,謝凱說動了藍軍的指揮官們,他們也希望用空襲來獲得這場演習淋漓盡致的勝利。
可最後,演習即將開始的時候,謝凱改變了作戰計劃。
甚至以後續經費補貼跟裝備等威脅藍軍指揮官。
最終,演習到了這樣的程度。
攜帶電磁炸彈的遠端導彈襲擊癱瘓對方通訊指揮系統、空中加油、衛星監控、戰場勢態實時監控、多兵種聯合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