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蘇聯人,他們的經濟一直都是靠著石油天然氣出口支撐,原本石油降價,蘇聯國內經濟困頓,加上眾多經費需求龐大的軍事專案,使得蘇聯國內經濟更是雪上加霜。
兩伊戰爭爆發,國際石油漲價,最高興的就是蘇聯人。
所以,即使伊拉克跟伊朗無法支付貨款,他們也毫不猶豫地出售裝備給兩個國家,讓他們繼續幹下去。
無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到了現在,也都已經有些無法支撐下去了。
“我們要石油幹什麼?再成立一個公司來負責這方面的業務?兩桶油如果都不使用我們的石油,我們如何換成經費?難道我們自己成立煉油廠,然後再把石油給賣出去?”謝凱一連串的問話,讓鄭宇成等人無法弄明白他的具體想法。
石油換裝備計劃,原本是謝凱提出來,結果被認為國家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鄭宇成等管理委員會成員抵制。
現在伊朗人再提出來,鄭宇成等人為了戰機專案,他們動心了,謝凱缺堅決抵制。
“之前你可是提出來了,讓他們用石油換我們的裝備,提出來的是你,反對的也是你。你究竟想要如何?”鄭宇成對謝凱很不滿。
小夥子現在有些過分了。
難道是為了試探他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之前跟現在不同,伊朗人是想要搞f14戰機仿造工程。從氣動佈局到動力系統,再到航電系統,火控系統,配套的武器系統等,我們需要投入多少?殲九的下馬,大家應該清楚,技術指標過高,對國內航空工業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謝凱嘆了口氣。
對於仿製f14戰機,他是一點都不看好的。
技術難度太高,投入太大,最終的效益太低。
“我們總不能眼看著合作無法達成?要是我們不同意,他們完全可以找國內別的單位進行合作。”白彥軍擔憂地說道。
“國內除了我們,還有幾家單位能拿得出錢來搞自己的專案?”謝凱反問白彥軍。“仿製出來,基本上也是用於做技術儲備。”
“上面對於石油換裝備計劃比較支援,這是我們基地發展的一個巨大契機。”汪貴林看著謝凱,希望從這小子臉上表情看出他內心的想法。
然而,這小子根本就沒有一點的表情。
“我們只要錢!”謝凱堅定地說道。“基地沒有心思去管理這些業務,兩桶油跟我們不是一個系統,他們自己的日子都不好過。”
汽車戰略沒有實施,國內的兩桶油利潤遠沒有後世國內利潤最高的單位那樣牛氣沖天。
當然,目前的兩桶油還沒有出來,而是國家石油工業部。
“也就是說,除非他們跟第三方公司簽訂合同,石油由第三方公司進口,然後再跟我們結算?”汪貴林有些明白謝凱的意思了。
“不,我們跟伊朗合作,不會加入第三方,伊朗人給錢,我們給裝備!他們跟別的公司合作,跟咱基地沒有一點關係。”謝凱搖頭說道。
汪貴林的話,讓他有些動心。
如果他找人成立這家公司,到時候就方便了。
控制著伊朗人的石油進口,搞好跟伊朗人的關係,到時候國際油價上漲再拼命地開採石油,一桶油哪怕只賺兩三美元,那就是一筆非常龐大的錢。
人沒有私心不可能。
特別是處在現在的位置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