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973 鋼鐵洪流?資訊化?資訊化下的鋼鐵洪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973 鋼鐵洪流?資訊化?資訊化下的鋼鐵洪流 (2 / 3)

美國即使要建立專業的藍軍部隊,不應該都是蘇聯最頂級的裝備麼?

司徒雷這下問到了點子上,其他人都是看著謝凱,等著他的答覆。

在座的都是高層,自然清楚各種情況。

自然不會認為謝凱在這方面比他們還更有說服力。

謝凱看著眾人的表情,就知道他們的想法。

嘴角往上彎著,喝了一口水,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才開始繼續解釋:“諸位首長,美國跟我們的情況不同,所有選擇也就不同。”

說到這裡,停頓了一番。

倒也沒有大佬開口詢問,都是盯著他,等他繼續解釋。

這讓等著某位大佬出頭詢問的謝凱尷尬不已。

“理由很多,蘇軍有一種西方任何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比擬的優勢,那跟我們國內部隊一樣——不怕死!”謝凱這個理由倒是讓不少人意外。

蘇聯紅軍的悍不畏死,這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

二戰時期,德國東線戰場,那完全就是絞肉機,蘇聯紅軍當時根本就沒想過德國會進攻他們,畢竟,德國發動侵略戰爭之前,跟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戰爭爆發,沒有多少準備的蘇軍,根本無法抵禦德國的鋼鐵洪流跟重炮,這也是為什麼蘇聯在獲得戰爭勝利後,對於炮兵的發展那麼喪心病狂,最終這種思想也影響了PLA的指揮官們。

蘇聯為什麼能贏得戰爭?

完全是用人命在填。

僅僅是在戰場上犧牲的紅軍正規軍,數額高達890萬,如果算上在幾場重要保衛戰中零時編入部隊的平民,這個資料,是1400萬。要是再算上遠超過這個資料的犧牲的民兵,蘇聯在二戰時期僅僅是犧牲的人數,就佔據整個二戰死亡人數的5500萬~6000萬的三分之一!

出現這麼大的傷亡,不僅是蘇聯在戰爭前沒有準備,更因為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

戰爭爆發,大量平民被徵召到部隊,沒有槍械,蘇聯的做法是給每個士兵發幾發子彈,這幾個人共同擁有一杆槍,打仗的時候,全部趕上戰場。

前面持槍的人犧牲,後面的接著上……

這種方式,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

“所以,西方國家,最怕跟悍不畏死的蘇聯軍隊作戰,尤其是空軍。美國的藍軍,一方面是模擬蘇聯部隊的作戰方式,另外一方面,則是訓練他們戰機飛行員與蘇聯空軍作戰的勇氣!”

謝凱刻意強調了這方面。

他都是從網上看到的,至於是不是這樣,誰知道呢。

反正這個夠忽悠人就行了。

聽謝凱這樣說,其他大佬也都沒法反駁。

甚至,不少人也理解了謝凱的潛臺詞——PLA比蘇聯紅軍更不怕死!

這樣以來,所有人都能明白美國為什麼要給他們藍軍部隊裝備超7A戰機來模擬蘇聯紅軍。

“還有一個原因,蘇聯作戰思想跟美國不同。在蘇聯軍方,一直以來,作戰制導思想都是核戰爭下的大規模裝甲叢集快速推進。美國以及西方世界,在這方面無論是戰略還是戰術,都沒法跟一直習慣戰略大縱深穿插、快速躍進的蘇聯紅軍比,其實這也是蘇聯從德國閃擊戰戰術發展而來的閃擊戰……美國的部隊,需要適應的是在戰爭中對手利用這樣的戰術進攻他們時候的防禦跟反擊……”

謝凱的話,讓所有大佬都陷入了沉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