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369 為國家奉獻跟為個人謀利益,衝突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369 為國家奉獻跟為個人謀利益,衝突嗎? (1 / 3)

在這一刻,沒人在意他的年齡只有18歲。

“這麼說來,蘇聯真的無可救藥了?”汪貴林突然覺得心中有些難受。

如此龐大的一個帝國,如果真的就這樣解體了……

“不是無可救藥,而是蘇聯人不敢採取那樣的措施。”謝凱嘆息地說道。

白彥軍疑惑地問道,“什麼措施?”

他們並不是經濟學家,並沒有對於經濟有深入的研究。

可他們知道,原來中國每年的投入都是傾向重工業,國內生活水平有多困頓,就連404這樣各種物質優先供應,不限量的單位,也不是真的能做到所有商品都充足供應。

蘇聯比中國的物質供應還匱乏。

“如同我們國家一樣,把戰略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領域,所有的一切都給經濟讓路!”謝凱說道。

“那不可能!蘇聯從來都不會放棄保持對北約國家的軍事優勢。”齊志遠搖頭說道。

二戰之後,冷戰開始,一開始蘇聯的軍事力量遠遠低於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

特別是到了60年代初期,古巴導彈危機,蘇聯跟美國扳手腕,最終以蘇聯退讓而解決了危機之後,蘇聯就開始瘋狂地發展核武器,核彈頭到現在數量上早就超過了美國。

但是戰鬥民族依然沒有感覺到安心,拼命發展軍事工業。

所以,美國人要轉移競爭的戰場,蘇聯自然不能落後。

落後就要捱打。

常規力量,超過五萬輛的現役坦克,加上配套的更龐大的裝甲運兵車等力量,每年消耗蘇聯大部分的國家財政收入。

為了維持整個國家龐大的軍事力量,蘇聯全國基本上都是一個超級龐大的軍工廠,每年可以生產3000輛主戰坦克,6000輛裝甲車,超過500枚洲際彈道導彈,地空導彈5萬枚,各類作戰飛機3000架,各類作戰艦艇超過100艘……

如果學習中國這樣改革,蘇聯軍工體系將會有大量的人失業。

僅僅這些人失業,就能讓整個蘇聯崩潰。

“確實不可能。所以,蘇聯基本上沒救了。不拼命發展,本來技術就不如歐美,更會被遠遠地甩開;如果拼命發展,經濟上又無法支撐,無論如何,蘇聯都是死路一條。大量的資源向著俄羅斯傾斜,各大加盟共和國本來就不滿……尤其是波羅的海三國……”謝凱說道。

“還有個問題,蘇聯現在擁有龐大的特權階級,不斷把國家的公有財產變成個人私有財產。任何人改革,都會觸及他們的利益,最終會招到這個龐大特權階層的抵抗!”這一點,可以說是整個蘇聯解體最為直接的原因。

前面幾十年,蘇聯領導人大力提拔自己的親屬,導致了這樣的情況出現。

否者,蘇聯至少還能支撐不少年。

“你的計劃?”汪貴林相信謝凱的說法。

如果不是自己身份的原因,他甚至願意相信謝凱就是一個預言師。

“人才,技術,裝置,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的。一旦蘇聯解體,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於混亂之中,甚至有可能爆發戰爭……”謝凱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前面說這麼多,都是為了提出自己的計劃而鋪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