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合作,就必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確定誰是做主的。
611所是專業的設計團隊,這一點毋庸置疑。
404對於戰機專案不是熟悉的,不代表他們就必須得被設計團隊牽著鼻子走,技術效能方面,絕對是不能妥協的。
至於經費,那不是問題。
是問題,也能解決的。
“鄭主任,我們先商量商量,然後給答覆,您看如何?”熊宏元見沒法談下去了,趕緊拉著霍海源告辭。
一直出了總部大樓,見外面也沒有幾個人,熊宏元才苦笑著對霍海源說道,“老霍,不是我說你,這脾氣真得改一改了。即使有什麼問題,也可以下來再溝通,你這樣直接反駁,不容易溝通啊!”
霍海源一聽,頓時氣不打一處來,“他們誰懂得戰機設計?這個方案,完全就限定了設計方案,不是胡鬧嗎?”
“可你也不能這樣質疑不是?如果有困難,我們可以在研究後,一項項列出來,給他們講清楚,你之前不都是這樣乾的?”熊宏元自然清楚。
他沒有看到技術指標,也沒有看到裡面的內容。
“你自己看吧!”霍海源把手中的檔案給了熊宏元。
熊宏元邊走邊看,到最後,臉上也是變得極其複雜。
他終於知道霍海源為什麼不顧鄭宇成的面子,看完就反駁了。
“這幾乎是達到了我們十號工程的技術難度!”
“不,這比十號工程的技術難度還更高一些。”霍海源深呼吸一口氣,對著熊宏元說道。
“不管怎麼說,我們得跟他們合作這個專案。十號工程立項了,可一直沒有明確的效能指標,經費也不充足,按照他們說的,十號工程的一些技術,還真可以用這個來論證,同時還剩下一大筆論證經費。”熊宏元心態倒好。
他們並不知道,這份技術指標,不僅是謝凱針對梟龍的各種缺陷改進而來,更是把殲10的一些技術效能指標都給弄到了裡面。
氣動佈局,幾乎也是採用的殲10那經過多次修改之後的東西。
梟龍戰機出來後,就已經落後,完全是先天不足。
一款載彈量只有5000kg的輕型戰機,真心沒有多少的使用者,何況航程不足,飛行效能也不夠優秀。
重生有個好處就是這樣,可以讓研發過程中需要去論證,設計完成後試飛,發現問題,再進行改進的過程消失。
不僅節省時間,同時也少浪費很多的經費。
按照這樣的情況,謝凱認真考慮過,5億美元的經費,是足夠完成新梟龍的設計。
雖然同樣取名為“超七”計劃,不過這已經不是輕型的梟龍。
謝凱給這個工程的定位是殲10的外銷版本。
“謝凱,你真確定你們國內能弄出這樣的戰機,而且經費不超過5億美元?”再次見到謝凱,穆沙拉夫很嚴肅地問他,“要知道,這個方案很受我們國內重視,不僅穆巴拉將軍跟卡奇赫德將軍來了,就連我們空軍的高層都親自來了。”
“放心吧,上校,我什麼時候騙過你們?”謝凱一副您別擔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