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說!不要認為我跟你父親是朋友,就能隨便亂編造各種資料。”卡列托夫斯基一臉的扭曲。
謝凱知道的太多了。
這樣的人,不應該活在世界上,應該被克格勃弄死,挫骨揚灰。
可人家活得好好的,而且還是他們的談判對手,對於中國需要發動機幹什麼,專案是什麼,技術指標是什麼,都不知道。
“斯基叔叔,是不是如此,咱們心中都有數不是?”謝凱臉色平靜無比,“所以,我覺得我們雙方都拿出誠意,不能按照買賣大白菜那樣把時間浪費在討價還價上面。早點達成合作協議,咱們一起敘敘舊,更合適不是?”
米格29現在的問題,並不是因為發動機耗油。
再省油的發動機,在飛機攜帶的燃油不夠的情況下不短腿才是怪事。
兩臺RD33讓米格29的最大起飛重量提升了很多,卻由於軍方驗收標準極其嚴格,如果要加大燃油攜帶量,達到各種效能指標,就對飛機的機體結構要求更高。
改進飛機結構,就需要更多的試驗,對於設計單位跟製造單位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特別是成本等問題。
無論是北約國家還是蘇聯,或者中國,軍工產品的驗收,都是極其嚴格的。
驗收無法透過,部隊就不能裝備。
一旦設計修改下去,將會是無休止的。
為了部隊有裝備可用,自然只能在效能要求方面做出讓步。
“250萬,最低價格了。”蘇聯人在價格上做出了讓步。
“75萬。”謝建國同樣還價了。“司機,雖然我們不代表國家,但是這樣的合作,上級不可能不聞不問。所以,這意味著什麼,大家都懂……”
他還的價格不高。
即使知道這個價格不可能成交,一臺發動機至少也得上百萬美元。
瞭解蘇聯人性格,自然不能把底價給出來。
“200萬,真不能少了。這種發動機的成本從來都不低。”剛剛還說那是最低價格,立即又少了50萬美元,百臺那就是5000萬美元啊。“這是出於改善我們兩國之間關係而做出的讓步。一百臺發動機,這都少5000萬美元了。”
卡列托夫斯基的心在滴血。
當然,這是國家的錢,跟他沒有什麼關係。
“斯基叔叔,這價格,太難談到一起了。”謝凱搖頭,“這樣的價格,我們無法承受。而且這種發動機也不值這麼多。而且,你們需要資金。”
“誰不需要資金呢?”契科夫心中一震,不動神色地說道,“只有擁有了充足的研發經費,我們才能繼續在效能上提高,改進。”
謝凱看著這老頭,嘆了一口氣,“蘇聯現在的經濟非常困難吧?”
謝建國恨不得一巴掌拍死這小子。
啥話都敢說啊。
蘇聯人的面子思想比國人還更嚴重呢。
“無論怎麼困難,比中國,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果然,卡列托夫斯基臉色變得陰沉,“不想談,就不用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