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標誌,就應該是一隻螃蟹,而且還得張牙舞爪,氣勢十足的螃蟹,這樣才霸氣!”謝凱上課的時候,總是容易走神。
這些天,一直都在等待。
等著359坦克樣車完成生產,再調運到沿海港口,裝船出海。
不僅是11輛伊拉克採購的訂單,巴基斯坦兩輛,中方兩輛,359坦克原型車,這一批在沒有定型,甚至很多試驗都沒有完成的情況下,就進行了批次生產,也只有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11輛交付伊拉克的坦克,已經運走了,剩下巴基斯坦的,謝凱卻沒有同意直接裝船運走,而是提出從基地出發,穿越整個西北,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透過中巴邊境口岸紅其拉甫山口進入巴基斯坦境內。
前面的還好說,到了後面一段距離,對於坦克的各種效能,都是極端挑戰。
“巴基斯坦的坦克,你真準備讓他們這樣開著過去?從咱們這裡出發,會經過沙漠,戈壁,高原,盆地等,對於整個坦克的效能考核都是非常嚴峻的……”汪貴林看著面前兩輛黃褐色塗裝的坦克,猙獰的炮口低垂著,如同對整個行程感到沮喪。
“這樣對於坦克的各種效能測試,是最能直觀體會的。”謝凱點頭說道,“下一階段的極限測試,對於坦克定型非常重要。”
“可現在已經入冬了!西北地區冬天的嚴寒,咱們都清楚。”
“我們的坦克,必須經過極限低溫測試!這個環境正合適。國內的兩輛,從這邊到東北,行程數千公里,不也是為了測試……”謝凱反問。
他清楚西北地區冬天的嚴寒。
359坦克上面的不少電子裝置都是比較精密的,在極限環境中工作,會如何,是否可靠,誰都不知道。
“從我們這裡到東北,是經過沙漠,橫穿蒙古高原,然後進入東北,北方邊境補給容易……”汪貴林勸著,“西北那邊的後勤補給,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旦零件壞了,需要更換,甚至坦克本身出現了問題,很難找到地方維修!”
“那就給這兩輛坦克以及後勤維修保障人員建立一支完善的後勤補給車!”謝凱根本就不否認,“巴基斯坦方面對這樣的計劃非常贊成,同時這樣的極限測試環境,國外也很難找到。只要經過這條路線測試,坦克就完全可以定型了。”
這一路過去,行程數千公里。
而且路況極其複雜,補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成本太高了。”
“要想打造一款效能適合全世界大多數地形的坦克,就不能考慮成本。”謝凱繼續強調,“這款坦克,可是面向全世界有需求的客戶!”
“研發團隊對於這一路的保障非常擔憂。”
“如果不去面對這樣的挑戰,這坦克如何賣出去?很多國家冬天都是冰天雪地!”謝凱看著章德明等人,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樣的測試,也是為國內三代坦克測試進行探路。”
“既然是一款先進的坦克,對於複雜的地形跟極端氣溫,必須有很好的適應性。我們使用這種坦克,主要是為了國防,在克什米爾高原,冬天可是非常嚴寒的!”穆沙拉夫也是如此強調著,“在巴基斯坦,地形變化很大。”
巴基斯坦國土面積遠遠沒有中國大,地形卻一點都不比中國更簡單。
雙方都知道,巴基斯坦要3代坦克,為的是在克什米爾這塊有爭議的地區應付來自蘇聯的T72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