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可能沒有任何目的,想要拉404進來。
“這種貴方找我們國內相關單位更合適。”謝凱平靜地說道,“我們並不是專業的,甚至,我們的前衛防空導彈,也是意外才搞出來的。”
“我們希望能跟你們達成如同跟巴基斯坦坦克專案那樣的合作。”易卜拉欣終於說明了他們的目的。
鄭宇成變得開心起來,“合作好,雙贏,大家誰都不吃虧。”
他巴不得有人給他們投資。
瞧瞧人家巴基斯坦人,直接就送了五千萬美元的門檻費,伊拉克人遠比巴基斯坦有錢。
“貴方的合作意思呢?如果戰機專案,無論是跟沈飛還是容飛合作,都遠比跟我們合作更好,我們在戰機專案上一點技術基礎都沒有。”謝凱並不認為是好事。
鄭宇成這會兒同樣是皺起了眉頭考慮伊拉克人的目的是什麼。
天上掉餡餅?
他們怕被砸著。
“我們是準備跟容飛合作,跟他們之間的接觸,讓我們感覺並不好。很多合作內容都沒有巴基斯坦跟你們達成大那樣容易……”易卜拉欣在這方面不隱瞞。
他們一開始就提出跟容飛132廠進行合作,希望藉著中國人的科研能力,幫他們完成國內飛機工業的基礎建設。
中國科研能力,很差,不過卻有完整的體系。
最終談判下來,卻發現,有著太多掣肘,中國提供給他們的殲7改型戰機,並不願意讓他們插手到技術開發領域,同時也沒有打算分享技術什麼的。
謝凱看著對方,皺起了眉頭。
伊拉克人有想法自己搞戰機設計生產?這好像並沒有聽說過。
即使伊拉克人擁有技術,有什麼用?
一旦國際上對伊拉克人進行制裁,對他們進行封鎖,他們也很難把中國生產的戰機帶回去。
“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跟貴方合作,然後貴方跟容飛合作……”易卜拉欣補充著。“這也是我們向貴國相關部門打聽之後做出的決定。132廠並沒有你們那種自籌經費,專案自主的權利。”
感情是奔著這個來的?
一切的解釋都非常合理,但是謝凱依然不相信對方的目的。
伊拉克在薩達姆上臺之後,沒有爆發兩伊戰爭之前,一直都沒有張羅著建立自己的軍工體系。
薩達姆的觀念,那就是買買買。
對於伊拉克這樣的國家,進行基礎投入的成本太高,配套產業全部都得從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進行投資建設,實在是太過龐大了。
自己搞,遠遠沒有從國外購買成本更低。
尤其是戰機這種投資都是以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計數的領域。
他們想要搞火箭技術,謝凱會相信,畢竟伊拉克人在這方面有著經驗,也有了基礎。
能搞出三彈變兩彈,射程翻一番的飛毛腿導彈,除了攜帶的彈頭重量變得很輕,精度範圍也沒有太大的影響,就說明他們在這一領域的基礎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