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人被他說的無法反駁。
事實如此。
“我們一直表現極大的忍耐,如果貴方依然堅持,到這裡,已經沒有再談的必要。”汪貴林開口,“我們已經做出決定,在之前談的基礎上,如果貴方無法接受,我們放棄合作。”
坐在談判桌上的管理委員會成員,都是點頭,證明他不是威脅巴方人員。
“貴方給的技術,看起來卻是非常不錯,但是任何一項,都不是我們可以獨立生產的!”穆巴拉準備轉移話題。
誰都不是傻子。
“甚至,貴方給的這些技術,我們需要從貴國引進相關裝置,投資都是數倍的資金!”卡奇赫德看著鄭宇成。
中國人太過腹黑,陰險了。
“要不,我們把裝置都免費送給貴方?”鄭宇成滿臉嘲笑。
技術給了,還想不付出代價?
世界上有這麼好的事情。
“如果貴方覺得吃虧,我們完全可以不進行這方面的合作。”謝凱平靜地說道,“我們是在幫助貴國逐漸完善工業製造體系,難道你們不希望完善貴國的製造體系?”
建立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這是任何國家夢寐以求的。
整個世界上,只有三套完整的工業體系。
蘇聯,美歐,中國!
最強大的體系,是美國跟歐洲的聯合;蘇聯則是把精力全部壓在了跟軍事技術相關的重工業領域,導致輕工業系統配套不完善。
現在的中國,工業體系同樣是不完整的,而且還是非常基礎,非常落後。
要改變這個情況,得等三十年之後,國家經濟水平發展起來,各種配套逐漸完善。
那時候,蘇聯已經跨了,俄羅斯連大型水面艦艇都無法制造,因為擁有著發動機技術的二毛跟他們關係不好;美國資本家為了利益,同時也為了讓歐洲小弟們聽話,生生地搞垮了歐洲的工業體系,讓他們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科技所在區域,連個五代戰鬥機都搞不出來;就連美國自己,工業系統也因為一部分業務給了歐洲小弟,而變得不完善起來。
所謂全球一體化,合作分工,那是扯淡。
只有自己能製造,才是最靠譜的。
國際上怎麼制裁都白搭。
“如果貴方逐步擁有一些軍工工業的完善生產體系,第二次克什米爾戰爭時候的狀況,將不會再發生。”謝凱很嚴肅地告訴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