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已經被王浩升級成了敵人。
“根據他介紹的效能,說是屬於三代坦克,根本達不到三代的效能。坦克底盤是59的底盤,這就限制了這種坦克的效能……即使他們能有辦法解決125口徑坦克炮開炮時候的巨大後後坐力,動力系統也會是問題,太厚的防禦裝甲會讓坦克跑不起來,只能成為靶子……”張華忠現在也是對謝凱的坦克不滿至極。
“我們必須提升裝甲車的效能,攻擊火力,一門10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不行,至少得配備穿甲彈,能擊穿三代坦克防禦的穿甲彈!”王浩咬牙說道。“坦克兵只能在車裡作戰,裝甲車不同。士兵可以在車裡作戰,也可以在外面作戰,如果裝甲車內士兵攜帶上反裝甲火力……”
王浩的腦袋夠靈活。
坦克雖然強大,很多時候著侷限性。
戰爭的主體,不管科技發展到什麼程度,都是人類。
人類才是最終決定戰爭勝負歸屬的。
如同當年紅軍時期,小鬼子裝備精良,紅軍大刀長矛;到解放戰爭時期,蔣匪武裝到牙齒,解放軍同樣處於劣勢;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小米加步槍,幹翻了飛機坦克大炮的美帝……
王浩把這些話說出來,頓時讓大家有了精神。
“單兵裝置,反坦克,這可不容易!”有人提出質疑。
“其實並不是不容易。僅僅是單兵火箭筒,就能對裝甲造成很大威脅。一方面,我們可以考慮在單兵火箭筒威力上想辦法,另外就是單兵反坦克導彈!”張華忠畢竟對裝甲車輛的研究很深入,知道怎麼去搞。
“對,咱們想辦法搞一款單兵反坦克導彈!大家這幾天先收集資料,特別是三代坦克各方面的效能,只有瞭解了坦克效能,才能想辦法弄出專門對付的武器。”王浩惡狠狠地說道。
其他人向來聽王浩的話,點頭表示明白。
“哥,聽說研究所那邊已經在建造他的坦克模型,你幫忙瞭解一下他們坦克裝甲的效能資料……”王浩不是老實人。
要想幹掉敵人,情報工作絕對不能失誤。
“這樣不太厚道吧?”張華忠看著王浩,心中思索的不是厚道不厚道的問題,而是考慮保密問題。
實驗室出來的各種效能資料,是絕對的軍事機密,那可不是他們這樣車間。
“這已經是戰爭了,只有最後的輸贏,沒有厚道不厚道的問題。哥,我知道你擔心我們容易造成洩密,不過這一點,並不是問題。保密的事情,我們從小都知道。”王浩如何不知道張華忠擔心什麼。
其他人都是忙不迭地點頭。
“這事情我想辦法吧。”張華忠點了點頭。
這事情必須得問基地。
“這一次,咱們不再搞模型,搞一款真正的單兵反坦克武器。先收集資料,然後再確定搞什麼導彈還是火箭彈,技術效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王浩的爹也是一名工程師,原本是紅旗機械廠的總工,現在已經是基地副總工。
所以對於搞技術專案,瞭解的倒是清楚。
如何立項,需要考慮哪些方面,都是熟悉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