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們同樣也覺得非常複雜。
章德明等人討論過謝凱的方案之後,確實覺得實現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早期的時候,算是擁有三代坦克效能的“兩代半”坦克,畢竟59坦克底盤限制了只能是中型坦克。
“透過WZ122坦克技術的改進,以此來實現這種方案,會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125口徑的滑膛炮,已經讓541那邊開始根據WZ122坦克的滑膛炮技術進行改進,試生產。”
可以說,WZ122坦克技術,算是國內第三代坦克的摸索。
當年由於液力傳動裝置、液壓操縱裝置和可調式液氣懸掛裝置這三液技術不過關,最終造成了WZ122專案的下馬。
現在再搞,就容易多了。
“當年WZ122專案的坦克炮質量不過關,複合裝甲甚至不如均質裝甲,動力也差,才最終導致了下馬。”謝建國皺眉說道。
他覺得鄭宇成他們太樂觀了。
至於謝凱,年輕人,就是敢想,他不瞭解內情,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爸,喬巴姆裝甲,您知道吧?”謝凱問著謝建國。
以謝建國對裝甲車輛等的瞭解,不可能不知道。
“59式屬於均質裝甲的鑄造炮塔,雖然厚度高,面對120口徑以上火力強大的三代坦克,根本沒有生存能力。所以裝甲方面,必須採用更先進的複合裝甲。”謝凱說道。“至於動力問題,給中型坦克配上730馬力或800馬力的發動機,能差?”
“你知道複合裝甲的具體情況?雖然這東西看起來簡單,研究起來要想提高防禦力,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實驗。”謝建國覺得兒子自大,不由有些冒火。
複合裝甲並不是那麼好搞的。
起源於英國喬巴姆研究院的複合裝甲,英國人用了十年才研究出來。
隨後在美國跟德國得到技術提升,就連蘇聯,在這方面的研究進度都不理想。
除非瞭解到詳細的理論模型。
蘇聯的鋼鐵洪流讓世界顫抖,在裝甲防禦上面,因為沒有這技術,沒法跟西方最新一代相比。
“不知道,不過考慮到坦克防禦的主要特性,特別是針對穿甲彈擊穿裝甲後產生的濺射金屬流特性,一方面讓穿甲彈喪失動能,另外一方面阻止金屬濺射流進入艙內殺傷人員或者損失儀器……”謝凱說道。
“我只希望你能夠清楚,你自己在做什麼。”謝建國聽了之後,也不想再去深入瞭解。
他的事情本來就多。
鄭宇成要瞎搞,他也無法阻止。
要想阻止兒子,只能下來想辦法。
第二天謝凱依然去上課,下午剛放學,就被章德明來學校接走了。
這讓看到莫齊整天都洋溢著笑容的謝凱還沒高興完,就鬧心不已。
這些人根本就不讓他好好上學啊。